我的支教日記|七彩筑夢路,循聲有我,逐光與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我也想在服務人民中實現自我價值,在教育中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于是這個七月我們循聲向陽志愿服務隊齊聚在麻城市第一初級中學中館驛校區,作為教育的參與者和學習者,共同書寫暑期社會實踐中光輝燦爛的篇章。
作為七年二班的班主任,在開班儀式中我就接觸到形形色色擁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一張張略帶稚氣的臉龐洋溢著笑容,但普遍都有點靦腆害羞,不善言談。于是我設置了破冰小游戲,相互舉薦當班委,充分調動班級活躍度,讓同學們迅速打成一片。隨后引導他們從被動轉為主動,由開始的扭扭捏捏逐漸轉變為大方的在臺上暢所欲言,讓他們認知自己,也能更好地欣賞他人。一張張告別信,告別過去在泥濘中堅毅前行的自己,告別過去無憂無慮淘氣活潑的自己,與過去稚氣滿滿的自己和解,一道道荊棘坎坷沒有磨滅他們向上向善的決心和勇氣。他們說努力沒有被忽視,付出也并未白費,大家都有在朝著夢想和希望逐步前進,始終熱愛生活,也學會了努力懂事,孝順父母。看到學生的展望信中寫道:人生沒有所謂的答案,只有我們定義的路徑。只要你愿意擁抱變化,你就會發現失敗并不可怕。我的心猛地一擊,是啊,教育的過程是心靈凈化的過程,是教學相長、相互成就的過程。百因必有果,心有猛虎,來日方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運用于實踐反映在每一次課堂中。我上過黨史,習思,心理,聲樂,英語,應急,每一門課程完善圓滿地進行離不開課前辛辛苦苦地備課,精心地打磨。看到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記錄深受啟發的語錄,給出具有自主思想的理由,從小立志為黨為民無私奉獻;看到同學們心理團輔課程中積極合作,互助共贏,設計獨具特色的組名組徽,相互之間接力自畫像,看看其他人眼中不一樣的自己以及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和看法;看到音樂課上大家積極活躍,學唱動聽的歌;看到英語課上大家從基礎的問好逐漸學會了如何介紹自己和家人朋友;看到應急課程中大家飽含熱情地學習防溺水緊急救援知識,學會如何救助他人以及如何自救;看到班會課上大家大聲對煙卡說NO……這些無疑不是教學成果最好的反饋。在琳瑯滿目的多元文化中感受溫暖和關懷,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在一次次教課中我感受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柔情,我明白一次次的恰到正好不是無心插柳而是水到渠成。光遇花火,就像我遇見這群可愛的孩子。
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增輝日月。一份小小的力量可能無濟于事,但眾多力量匯聚起來可以鋪灑漫天星海。愿鄉區孩子永懷赤忱與熱愛,素履以往,一葦以航。愿我們的青春不留遺憾,能在本次支教中學有所成,學有所長。
作者:武漢文理學院 來源: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