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湘潭理工學院“紅旅憶往昔 ,青春永伴行”團隊在醴陵楓林鎮隆興坳村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期間,重走4.5km長征之路追尋革命先烈光輝歷程,參觀耿傳公祠致敬革命先輩不朽精神,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楓林鎮隆興坳村4.5km長征路是紅星照耀中國不可或缺的一筆。伴隨著夏日熱烈的目光,穿過幸福屋場,跨越幸福長廊,踏上重走長征之路的旅程,映入眼簾的是令人肅然起敬的紅軍雕像,仿佛百年前紅軍長征的壯觀景象宛如眼前。山路崎嶇不平,但他們的腳步從未妥協。當地政府以紅色文旅愛國主義為宣傳主題迎來了歷史新篇章,這是歷史與現實的交織。團隊一起跨過鐵索橋,去感受那敢為人先的長征魂。團隊成員深懷感激,向那些用生命捍衛腳下“和平繁榮”土地的英雄們致敬。正因有這群“最可愛的人”的勇敢與犧牲,方能享受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征途,青山有幸見證了無數忠魂的安息,綿延的山巒和奔騰的江水亦在訴說那段不朽的歷史。今日重走長征路,于那段歷史而言不過是云煙,而紅軍戰士們在洶涌的大渡河上、在烈火焚燒的繩索上勇往直前,他們忍受著嚴寒、饑餓,翻雪山、越草地,甚至以野菜和牛皮腰帶為食。那是堅定的愛國精神和無畏的英雄氣概在升騰。駐足于雕像前,品讀長征故事,他們的傳奇蕩氣回腸。

圖為實踐隊在體驗鐵索橋。肖璇 供圖
耿傳公祠作為一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研學基地,它巧妙地將紅色文化、祠堂文化和農耕文化三者有機結合,生動地展示了“紅色醴陵”、“綠色醴陵”、“古色醴陵”的深厚底蘊。參觀耿傳公祠,不僅了解耿飚同志的生平事跡和歷史貢獻,還深入領悟耿傳公祠的文化內涵以及醴陵農耕文化,這是重讀歷史、反思當下的契機。耿飚同志作為一名具有高尚品質和堅定信仰的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他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尤其是外交工作和國防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一生都在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奮斗,充分體現了他強烈的愛國情懷。他的事跡令人敬佩,他的精神給人啟示。在參觀過程中,他所體現的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不僅是他個人的品質,更是這個時代所需的特質。耿傳公祠作為一處具有深遠意義的紅色文化地址,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者,記錄了過往時代的社會生活和人文精神,對于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都擁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希望社會各界能更加重視耿傳公祠的文化和歷史智慧,有更多訪客的到來。這不僅是對一個文化遺產的保存和傳承,更是對歷史記憶的尊重和弘揚。讓耿飆精神永存,讓歷史文化續延,義不容辭。
圖為實踐隊在參觀耿飚生平事跡。肖璇 供圖
在當地黨建培訓中那些話語雖樸實無華,卻蘊含著令人信仰更加堅定,方向愈加明確的深刻內涵。青年是黨生生不息、朝氣蓬勃的關鍵所在,青年強則黨興盛,每一次深入學習,都是在呼喚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揆諸當下,身為在紅色基因孕育下長大的湖南學子,要把握戰略定位,在自己的領域耕耘,以奮斗作為青春的底色勇攀高峰,以黨的理論思想來指自身的實際行動。如今現代化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生于矞矞皇皇之現世,最是應心懷社稷,以生力召明日!
供稿\供圖:湘潭理工學院“紅旅憶往昔,青春永伴行”暑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