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護童心,紓困新市民——“山青海韻”支教調研隊調研總結
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外來人口以家庭為單位向城市涌入。主要包括從經濟落后地區遷移的農村勞動力和借助人才引進等方式進入的知識型移民,這類群體被稱為“新市民”,其子女則被賦予“新市民子女”身份。我國在基本解決新市民子女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更加關注新市民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多樣化需求。青島西海岸新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來了就是新區人”的城市胸襟,深入推進新市民工作,努力提升新市民歸屬感、幸福感。
1月22日—2月1日,山東大學時青社“山青海韻”支教調研隊走進青島西海岸新區辛安街道,由辛安街道團工委指導,依托裕陽愛心服務站,開展為期十天的“暖心課堂”支教項目,為共計十個社區的新市民子女提供寒假托管及公益課堂服務。
青島西海岸新區裕陽愛心服務站,秉持“用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推動文明生態共同進步”的理念,專注兒童教育、社會關愛、鄉村振興等公益活動。支教初期,支教調研隊成員羅怡佳、葉沁心、鄒宜男對裕陽愛心服務站負責人宋老師進行訪談。宋老師指出,社會工作者應同時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西海岸新區遷入人口居多的現實情況,新市民子女需求問題成為愛心服務站關注的焦點。社會工作者上連政府,下接社區,匯聚政府、社會組織、家庭三股合力。通過設立兒童資料庫、創建社區托管中心、召集社工志愿者、官方媒體宣傳等方式,切實解決新市民子女看護與增能問題。
為洞察新市民子女需求,更具針對性地開展課程,助力新市民子女正向成長、全面發展,支教調研隊成員吳威、李淼向學生及其家長分別發放調查問卷,從家庭關愛、教育方式、人際交往、情緒表達等多個維度調查家庭環境對新市民子女的影響,共計回收80余份有效問卷。據樣本數據分析,新市民子女大多存在幸福感較低、被動式社交、語言不得體、情緒管理差等問題。對此,在后續支教過程中,團隊分別設計了心靈分享會、得體表達課、情緒特工隊各種趣味課程,鼓勵同學們自我表露、互動學習、相互接納。幫助新市民子女補齊短板,增權賦能。
“山青海韻”支教調研隊在實踐過程中調研先行,深入基層,深入社區,通過訪談與問卷相結合的形式,從調查新市民子女的切實需求入手,創新性地提出解決方案,設計個性化、多樣化課程。支教調研隊借鑒小組工作互動模式,巧妙融合專業技巧,促進新市民子女的自身能力、心理調適、人際關系等方面發展。本次活動為解決新區辛安街道新市民子女看護與增能問題做出突出貢獻,獲得團工委、服務站、家長與學生的一致好評。廣大學子同心筑夢,深入基層,為社區治理傾注磅礴活力,在實踐中發揮自我價值,詮釋青年擔當。


作者:羅怡佳 來源:山東大學學生時代先鋒青年社
- 清潔家園辭舊歲,干凈文明迎新年
- 清潔家園,共建美好未來。為及時清除路面積雪,保證群眾出行安全,歡天喜地迎接龍年到來,2月4日早上,紫云居民區黨總支、新時代文明實
- 02-17
- 隨遷問題善解決,“耄耋”異鄉亦精彩
- 曲阜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夕陽政暖社會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石臼街道鳳凰社區,追根溯源,探究老問題,尋找新方案,助力
-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