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環節,也是大學生投身社會,體驗生活,了解服務大眾的真實契機。“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在這次返鄉進行“廁所革命”實踐調研的過程中,為身為常年在外大學生的我提供了更多了解家鄉發展的機會,也讓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現階段農村發展的社會現狀。
此次“廁所革命”調研需要對當地村民進行采訪調查,在實踐采訪之前,怎么跟村民們打好交道,讓村民們愿意接受采訪,且如何讓整個采訪過程更愉悅是我一直都很擔心如何的問題。真正投身到實踐的時候證明采訪的確是具有艱難性,一些村民可能不了解我們的做法,會向我們提出質疑,甚至拒絕。這與我們平時與他人交流得心應手是不一樣的,我們生處在大學這座象牙塔之中,相交的都是一些相近的人,溝通下來相對自如,而投身到社會這一座熔爐,眾生百態都需要我們去適應。因此在調查之后我也感受深刻到要如何去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不畏懼溝通的時候遭遇拒絕,反而是要有勇氣去學會溝通并且思考如何將問題解釋得更加透徹讓不同的人都能理解,語言與溝通能力都是一門藝術。
在與當地村委的采訪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基層干部的重要性,訪談的村委書記說:“2018年“廁所革命”的政策一下來,就要熱火朝天地投身于建設之中了,這當中資金問題,解決與群眾溝通問題,建造選址問題等都需要協調解決,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錯綜復雜,但是“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基層干部要“腳下沾泥土,肩上扛責任”,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就需要敢啃“硬骨頭”。”在當下不乏一種觀點、一種風氣,對于鄉鎮干部停留在一些不好的印象中,認為鄉鎮干部就是游手好閑的,“出生農民不識鄉親,身在基層不知農事”。但是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深入實踐了解后對于基層干部的工作應給予客觀理性評價,避免以偏概全。民生領域是重點的建設,而基層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身為當地村民更應該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多一些理性客觀的評價,實事求是,為基層干部干事、作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
在“廁所革命”返鄉調研后,我也能夠深刻地感悟返鄉實踐行機會難得,是一種鍛煉,也是難得的寶貴經歷,也讓我明白要多將所學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之中,才能為真正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身為青年大學生,以后還有更長遠的機會,需要我們用腳步去丈量祖國的廣闊土地,用眼睛去發現社會的變化,用耳朵去傾聽不同的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