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潮汕地區的寶貴文化遺產薪火相傳,并以文化為引擎,助力鄉村農業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一份青春的力量,來自珠海科技學院的三下鄉團隊青年潮紅隊,于2023年7月初前往潮汕地區進行實踐活動。以積極調研、走訪及記錄為主要形式,并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幫助村民們積極宣傳水鄉文化、潮繡文化、苗木文化等。
南溪水鄉,韻味悠長 7月3日,珠海科技學院三下鄉青年潮紅隊到達廣東普寧,先對南溪水鄉展開調研。當日上午,青年潮紅隊與南溪鎮人民政府文旅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訪談,了解到了水鄉發展的狀況以及發展存在的問題。
訪談結束后,青年潮紅隊去江邊親自體驗了一番游船。白天的南溪水鄉,晴空萬里。團隊一同乘上小船,欣賞波光粼粼的水面,品味特色工夫茶,感受普寧美景。游船體驗結束后,青年潮紅隊還深入了解特色產品老熟地,并與當地老板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為其拍攝了宣傳視頻。
青年潮紅隊通過一天的調研、走訪,認為通過鄉村振興與文化發展戰略的引領、實體經濟的發展及互聯網的宣傳推廣等,南溪水鄉會迎來新的發展面貌,變得更加繁榮美麗。青年潮紅隊也將繼續竭盡所能,積極參與南溪水鄉的建設與發展,為南溪水鄉的發展貢獻力量,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一份青年之力。
走近潮繡,傳承非遺 為更好地了解并宣傳潮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潮繡,并以其為引擎,帶動潮汕地區的鄉村振興,于7月4日前往了潮州市孫慶先潮繡研究所,進行了一番參觀,并對潮繡的傳承人孫天誠先生作了專訪。
在采訪中,孫先生表示潮繡本身工藝精湛,但可惜的是缺少宣傳,希望潮繡可以被更多人所知,青年一代能夠大膽嘗試創新,將潮繡在新時代里傳承下去。

圖為隊員對孫天誠先生進行專訪。
探尋黃葉村,體會苗木文化 青年潮紅隊的第三站抵達了黃葉村,在苗木種植地進行社會調研。在調研初期,青年潮紅隊對黃葉村村干部進行了采訪,了解到黃葉村的基本狀況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幫助。

圖為青年潮紅隊采訪黃葉村村干部。
采訪后,青年潮紅隊深入到苗木基地中進行實地調研。隨后,青年潮紅隊還拜訪當地村民,以了解到更多當地情況。最后,青年潮紅隊總結當地情況,再次與村干部進行溝通并提供建議。青年潮紅隊表示,希望他們的調研與建議可以為黃葉村起到作用,帶給鄉村更多的希望。
感悟英歌豪情,傳承潮汕文化 7月6日,青年潮紅隊前往南山小學的英歌藝術展覽室進行參觀,并拜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傳承人陳來發,以更好地認識和學習英歌舞文化,領略當地的“南山歌舞”精神并發掘其文化內涵,從而助力保護、弘揚及傳承英歌舞這一重要的潮汕文化。
陳來發老師先是帶領青年潮紅隊進行了整體的參觀,為團隊介紹了臉譜、大鼓等英歌舞的元素,并為青年潮紅隊講述了臉譜背后的內涵與故事。參觀完畢后,青年潮紅隊對陳來發老師進行采訪。在采訪中,陳來發老師表示,在先前一段時間,因為英歌舞傳承人數不足的問題,發展狀況不容樂觀。所以他在2017年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振興這一文化,想出了將英歌舞推入校園的辦法,并積極為學生做指導。一方面,陳來發老師是希望能夠更好地傳承英歌舞,另一方面,也正響應了廣東省提出打造特色學校的號召。

圖為團隊隊長采訪陳來發老師。
作為青年的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人了解作為潮汕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英歌舞,加入到保護、傳承英歌舞這一寶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將潮汕文化發揚光大,以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
拜訪德安里,悟建筑魅力 為更好地感悟潮汕文化,體會潮汕建筑藝術之美,7月6日,青年潮紅隊的分隊來到了德安里——潮汕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時期較長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組群,其建筑布局十分獨特。
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與介紹下,青年潮紅隊先后參觀了文物考古展室、大祠堂等,對德安里有了基本的了解,從中可以感受到德安里對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視,充滿了濃郁的書香氣。

圖為德安里講解員為團隊做介紹。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是青年潮紅隊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與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深入了潮汕多個地方進行社會調研與宣傳推廣,對潮汕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感悟,同時對鄉村振興的前景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青年潮紅隊表示,希望他們的付出能夠增強公眾對潮汕地區相關文化的認知,積極助力潮繡等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及創新發展,庚續中華民族的文明血脈;同時,也是希望為講好中國鄉村振興故事貢獻一份力量,助力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持續發展。

圖為青年潮紅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