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和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這些都為做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指明了方向。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大家對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知程度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2023年7月初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力學篤行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風景區對同行游客進行采訪與宣傳,廣泛普及綠色理念。在走訪期間,團隊成員們對當地游客進行了訪談調查并進行宣傳,深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將青春力量用在實處。
對于實踐隊成員來說,農村是一個非常廣闊的舞臺,充滿無限可能。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在實踐初期我們便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首先,實踐隊成員在隊長的帶領下,多次召開線上會議。其次,我們廣泛搜集相關資料比對不同時期鄉村綠化情況,對鄉村綠色理念落實情況有了初步的認識;除此之外,我們還搜集了農村環境保護制度的發展過程和目前的典型性環境保護政策,并通過制定調查問卷協助調研現在的綠色理念落實情況。最終,我們與老師一致商討決定前往泰山風景區進行實地探訪。
在當今時代,隨著科技經濟的大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的提高和豐富,帶來了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這些問題所帶來的危害已使人們逐漸重視并開始解決它。人人都可為環保貢獻一份力,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少用一張紙、一個塑料袋,少砍一棵樹等等,這些都是節約資源的行為。人人低碳生活,不是返璞而舊,而是要人人返璞創新,也是尊重自然,使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愛護家園是每一個人共同的責任,每個人都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踐行生態環保,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盡可能地減少自己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減少自己的碳排放量、盡量選擇騎自行車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同時也可以減少浪費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此外,盡量減少自己對自然資源的損害,比如進行垃圾分類、減少使用塑料袋、瓶子等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其次,積極參加一些環保志愿服務、參加社區、公益組織的綠色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更好地了解環保知識,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同時通過自身力量影響他人,讓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最后,關注一些環保政策和新技術的發展。環保政策的制定對于保護環境是至關重要的,積極關注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發布的環保政策和新技術。同時,在工作和生活中嘗試運用新技術,如利用新能源、綠色能源等,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