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為器揚風采 以藝傳“遺”促振興
為深入了解陶藝文化,響應國家保護非遺的方針政策,2023年7月15日,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點亮陶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實踐隊在指導老師桑業明的帶領下赴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陶藝村及澄城縣堯頭窯遺址開展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實踐隊員圍繞“傳承與創新”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通過實地參觀、講解學習、交流采訪等形式,了解陶藝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現狀,進一步推廣了中華優秀文化。
一、走近陶藝文化 感悟非遺精神7月15日,實踐隊員們分別前往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陶藝村及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堯頭窯遺址進行走訪調研,參觀了陶藝博物館、陶藝生活館、陶藝制作基地、澄城堯頭窯遺址等地,近距離接觸了陶瓷藝術品,了解了當地陶瓷文化的發展歷程。為了進一步感悟非遺精神,實踐隊員們采訪了陶藝文化傳承人,觀摩了從制泥到造型再到燒制陶塑的完整過程,并親自體驗了陶瓷制作。通過參觀走訪,實踐隊員們對陶藝村的發展歷程、發展困境及非遺文化保護現狀和傳承現狀有了初步了解。
二、站在群眾視角 傾聽群眾呼聲 實踐隊員們在走訪參觀的基礎之上,針對陶藝村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針對當地村民、游客及陶藝村工作人員三種不同人群的調查問卷,分別了解了陶藝發展情況、傳承現狀、宣傳力度、存在問題等。為了獲得更加真實、客觀的調查結果,實踐隊員們在陶藝村內隨機采訪了游客和當地村民,進一步了解大家對陶藝村各個場館設置、游玩項目的滿意度及意見建議。除此之外,實踐隊員還采訪了陶藝村游客接待中心的負責人,大致了解了陶藝村發展模式、發展歷程及陶藝傳承人的基本情況。

三、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實踐隊員們在統計了調查問卷結果之后,總結了現存問題,最終決定以宣講的方式加大對陶藝村的宣傳力度。本次宣講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宣講,線上直播。實踐隊員們向前來參觀游玩的游客及線上觀眾普及陶藝知識,宣傳陶藝特色,以提高大家對陶藝作品的興趣,直播最后,實踐隊員們還邀請觀眾們跟隨鏡頭一起云游了陶藝村,帶觀眾參觀了陶藝生活館、陶藝博物館、陶藝制作工坊等,使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陶藝的制作過程。直播現場也有觀眾對陶藝制作產生了興趣,由此可見直播宣講起到了一定的宣傳推廣作用。這便為陶藝培養了一批潛在的愛好者,也為培養傳承人奠定了一定基礎。

四、學習先輩事跡 感悟革命精神實踐最后,隊員們一起參觀了習仲勛紀念館和習仲勛陵園,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鞠躬致意,瞻仰習仲勛雕像,深切緬懷習仲勛同志的豐功偉績。看著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聆聽著講解員對習仲勛同志革命歷程的介紹,回顧了習仲勛同志為新中國建立建設和改革開放做出的嘔心瀝血的卓越功勛,近距離感受了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辛勤勞作、無私奉獻的赤誠之心,也被先輩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敢于擔當的革命情操所感動。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本次“點亮陶塑之魂·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舉行,加深了各個實踐隊員們對非遺文化的理解,使同學們領略到先人的智慧和古老藝術的精妙。同時,本次活動堅定了我們青年一代人擔負起傳承和創新發展傳統文化的信念,有利于燦爛絢麗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以更強大的生命力流淌在遙遠的未來。
通訊作者:蓋興興
聯系電話:19945228284
電子郵箱:15323399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