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三下鄉 探民心所向,興鄉野繁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大食物觀作為一種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民生觀,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費需求的有效途徑,其出現也恰恰順應了人民群眾食物消費結構的變化。為了深入了解“大食物觀”背景下基層農村的食物消費觀念與綠色有機食物需求現狀,2023年7月11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食”得初心實踐隊走進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埠上社區埠上村展開實地調研。 “小時候,我們家窮的很,只能吃窩窩頭,有時候糧食不夠吃,還要去地里挖野菜,現在每天瓜果蔬菜,想吃什么都可以,這放在過去真的不敢想象。”雖然村里的老人一邊回憶一邊哈哈大笑,我卻發現了她眼里隱隱有淚光,抑或是感動,抑或是幸福,清晨白霜,正午烈陽,夜晚寒光,勞動早已壓彎了她的脊梁,習慣了飯來張口的我,卻只看到了風吹麥浪,兩岸稻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們用雙腳去丈量,而我只靠想象。正如白居易詩中說的那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蛟S,這就是社會實踐的意義,我向他們普及最新的概念,而他們教會我最質樸的思想。行之愈篤,知之益明。社會實踐是我們青年學子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最好途徑,我們生于基層,理應回饋基層。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當地村民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君可見,從“物美價廉”到“品質優先”,人們不必為了溫飽發愁;君可見,從“吃飽就好”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君可見,從“種類單一”到“多元需求”,村民們擁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經是籬落疏疏,屋檐矮矮,如今是磚墻厚厚,瓦房高高,匍匐沉默的他們,迎來了春天。但是當談及綠色有機食物時,我很遺憾的發現,當地綠色有機食物的普及度非常低,其市場主要定格于大城市中,埠上村的村民中當然不乏有想嘗試者,但總會被價格等其他問題勸退。沃壤灌美德醴泉,蕙風拂勤儉忱淳。雖然生活水平已經大幅提高,但以勤儉著稱的中國農民,還是習慣于精打細算過知足生活,安貧樂道行節儉作風。面對這群勤勞又質樸的人們,我好像一下子失了聲音。肩挑日月的農民,用辛勤的雙手讓希望的田野生機勃勃,幫助十多億中國人端穩了手中的飯碗,而他們卻不愿對自己慷慨。 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是單單的只靠經濟的,健康的農業發展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國自1990年獲得第一個有機食品認證以來,經過30多年的努力,有機食品獲得了長足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的生產必將成為歷史的必然。我衷心希望綠色有機食物能盡快形成生產供銷一條龍,加快綠色有機食品走進百姓家的進程。積誠泮群疑,實踐激眾媮。幾天的社會實踐下來,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向陽而生、傍土而長的堅韌農民,平凡的辛勞,也是光榮的閃耀。生逢盛世的我輩青年,理應厚植 “讓鄉親們過好光景”的人民情懷,發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釘釘子精神,為農村振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復興增瓦加磚。
圖為“食”得初心實踐隊合影
圖片:張敏
文字:張敏
時間:2023-07-27 作者:張敏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食”得初心實踐隊 關注:
- 助學圓夢 青春啟航
- 為進一步加大建檔立卡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貧困生的幫助,我們開展資助政策下鄉行活動。
- 07-27
- 資助求學路 幸圓少年夢
- 為更好的了解學生家長對國家資助政策的了解程度,我們圓夢小分隊進行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下鄉行活動。
-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