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引領青年學生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武漢紡織大學青春護農實踐隊分別前往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宜昌市、恩施建始縣高坪鎮等地區,開展為期半個月的產業賦能之旅、紅色研學之旅、鄉村支教之旅。
助力產業興鄉,推動文化助農實踐團隊來到宜昌市農業農村局,與當地負責人進行了面對面座談采訪,了解國家、政府頂層設計,認真思考鄉村振興戰略新思路。隨后團隊成員實地調研軍田壩村,先后參觀走訪了宜昌市松松養殖場和成祥養羊專業合作社,了解當地知名畜牧業品牌——老高荒白山羊。全國勞動模范、老高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紅艷介紹,作為新進省級龍頭企業的老高荒,以合作社養殖為主,依托宜昌市首條專業羊肉深加工生產線,生產加工系列羊肉制品,已形成了集宜昌白山羊種羊繁育、肉羊規模化養殖、羊肉食品深加工、老高荒品牌羊肉專營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目前,年產值達39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2300農戶走向致富路。

在大集街道黃虎文創村,隊員與當地人員面對面溝通咨詢,了解他們的產業模式和收入水平,為農村轉型升級問題提出合理化意見。為實踐團隊講解黃虎村發展模式的村黨總支書記楊博,曾于東風公司某管理層工作,后被黃虎村的文化底蘊和生態環境吸引而決心留下,為該村的振興發展出謀劃策。“這里三面環山,面朝后官湖,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宜居是我們村子的最大特色。”楊博書記表示,該村重點打造“文、親、養、農、旅”五大板塊,大力發展“空閑農房+文化創意+經濟發展”新業態,取得良好的成效。在調研中,隊員也發現該村農民參與度不高,實際受益面覆蓋不足,這些問題進一步引發大家的思考。
弘揚紅色精神,厚植家國情懷“這座教育基地凝結著一位退役軍人對民族的熱愛和對強軍夢的執著,我們傾盡所有,只為國家和社會盡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武漢陸海空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負責人、退伍軍人梅紅斌正介紹著基地建立的歷程和理念。在梅紅斌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參觀基地的國防裝備模型館、解放軍軍史長廊、槍械館、閱兵主題館、航空航天科技館。從小到胸標、臂章、手搖式報警器,大到民用設備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陸軍槍支軍械到海軍軍艦潛艇,再到空軍戰斗機、導彈模型等,實踐隊員深刻感悟到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壯闊歷程和偉大成就。

在蔡甸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紅房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人民服務”這幾個鮮紅的大字深深吸引住實踐隊員。走進中心展覽室,通過一張張老照片、一段段質樸文字介紹,隊員深入了解蔡甸區的歷史軌跡和發展歷程,感受蔡甸區所蘊含的碼頭文化、知音文化、紅色文化和家風文化。

為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考察足跡,研學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的精神要義,實踐團隊沿著習總書記考察的足跡,前往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沖村參觀學習,進一步了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豐富內涵。青春護農實踐隊實地參觀污水處理廠、便民洗衣池,切身感受許家沖村的發展歷程與建設成果;在黨群服務中心閱讀與學習《黨員公約》,黨建引領下的特色黨日活動建設和群眾基礎建設;在歷史長廊中了解中共一大至二十大的相關知識和精神內涵,感悟黨的艱苦奮斗精神。
匯聚青年之火, 點燃支教之光伴隨著悠揚的樂曲,一群可愛的孩子正搖動著手中的五星紅旗,歌唱《唱支山歌給黨聽》……這一幕,發生在建始縣高坪鎮望坪希望小學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里。青春護農實踐團隊來到建始縣高坪鎮望坪希望小學,分別開展以心理健康教育、“璞玉白”、“復興紅”、“活力橙”、“生態綠”、“航天藍”和“非遺紫”為主題的特色課堂活動,以多媒體形式為主講述理論知識,帶領孩子們了解紅色故事和唱愛國歌曲,展開課堂外體育智益競賽,引導孩子們利用廢棄物制作美觀且實用的手工藝品,帶領孩子們體驗古法扎染,引領孩子們制作紅星紅旗樣式的紙漿畫,開展倡導保護自然資源的《熊出沒》情景劇。
“我想在媽媽沒老之前,給她送一件禮物”“爸爸媽媽經常在外地,希望他們能陪我。”支教團成員帶著孩子們開展“小小的心愿與小小的煩惱”小游戲,給每個小學生發放A4紙張,鼓勵小朋友們寫下自己在生活和學業方面存在的煩惱和對未來的心愿,并跟他們一起疊成紙飛機在操場放飛。放飛飛機,也寓意著丟棄煩惱,放飛夢想。“我很開心能夠寫下煩惱和心愿,放飛紙飛機那一刻特別輕松快樂。”學生劉程昊說到。支教團成員看到孩子們寫的煩惱心愿單后,深受觸動,紛紛表示未來會以書信形式跟孩子們保持聯系。

授課結束后,支教團成員小朋友家中開展家訪,并贈送慰問小禮物。在走訪過程中,團隊成員發現,村中很多小朋友由爺爺奶奶帶大,爸爸媽媽長期在外務工,孩子們的童年時光缺乏父母的關愛陪伴。對此,支教團隊將以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心理健康問題、學習問題等方面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調研觀察,通過撰寫調研報告為改善鄉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建言獻策。

武漢紡織大學青春護農實踐隊積極響應“到基層中去、到實踐中去、到人民中去”的號召,,繼續發揮專業特長,深入鄉間地頭,走進社會大舞臺,了解國情民情,將紡大力量融入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實踐隊員田思雨表示,“我們從心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不僅要走進鄉村看振興,更要走進鄉村促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