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大學子三下鄉實踐感悟:走進“星星”的世界
社會實踐是我們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是我們走出校門,獲得新知識的重要途徑。關心關愛特殊兒童群體,奉獻我們的愛心是我們實踐的初衷。此次實踐活動,我作為隊長帶領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赴蕪湖鏡湖殘疾人聯合會藝術支教團隊來到鏡湖區的童星圓教育機構,開展為期七天的實踐活動。
隨后的幾天我們來到童星圓教育機構,童心圓教育機構是政府指定的康復機構,為那些受到特殊關注的孩子提供了教育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這次實踐是一次啟發性的體驗,我從中學到了很多關于特殊孩子的知識和教育事實。在康復機構,我們負責教具的制作,檔案資料的填寫,和作為助教老師參與課堂,真實感受特殊兒童是怎樣的。在實踐中,我努力了解和觀察每一個孩子上課的神情和注意力情況,發現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注意力集中,大聲哭喊,狂奔,扔東西,甚至有傷害他人,這些在他們身上屢見不鮮。特教老師對于這種情況總能靈活應對。在特教老師的胳膊上總能發現咬痕和抓痕,我深感作為特教老師的不易,也對他們感到由衷的欽佩。
實踐的一天,我看了一個富有活力的孩子,在走廊跑來跑去,母親在后面大聲呵斥,拼命追趕,想要讓孩子停下腳步,可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不理會母親。看到這一幕,不禁心頭一酸,多少“星星”家庭也是如此,為孩子的成長操碎了心,為孩子犧牲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甚至不敢帶自己的孩子出現在公共場合,害怕受到社會群體的排斥,害怕影響孩子的成長。但現如今國家和政府在加大力度宣傳有關孤獨癥的相關內容,社會對于這類群體包容度在不斷提高,我相信對于關愛特殊兒童群體,會越來越多社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助力特殊兒童群體健康成長。
在實踐結束前,我們團隊向家長們和小朋友們展示了歌唱節目,將我們教學成果《春天在哪里》進行展演,獲得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演出過程中看到家長和孩子們臉上笑容,心里感覺受到了很大肯定和滿足。
每一個特殊兒童他們都有自己的挑戰。特教老師像愛護自己的親人一樣,用心關注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他們充滿希望和信心,帶領著這些特殊學生成長,在他們心靈深處播下學習和成長的種子。通過此次親身實踐,我學習到很多,增加了我對特殊兒童的了解,補充了對于特殊兒童相關知識的空缺。對于這類孩子,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包容心。這是一次寶貴的實踐經歷,為我以后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對于特殊教育,我認為還需要各界更多的支持和資源,才能幫助特殊孩子實現自己的潛能。
在當前社會中,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關愛和支持,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地關注那些受到特殊恩惠的人群,維護他們的基本權利,確保他們能在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都有公正的機會。最后,希望人們能深入了解這群“星星”的孩子,不要因為他們的特殊就用有色眼鏡去看他們,對他們不輕視,不嘲笑,給予我們的愛心與幫助,讓他們不在隱身于人群之中。
此次實踐,讓我接觸我從未接觸過的領域,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同時在此次實踐活動中擔任隊長,鍛煉了自身的領導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會努力學習,奮勇向上,為將來走出社會打好扎實基礎,努力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時間:2023-07-12 作者:安徽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吳紫露 來源:安徽師大音樂學院赴蕪湖鏡湖殘疾人聯合會藝術支教團隊 關注:
- 反詐宣傳進社區,防范意識記心間
- 近年來,隨著對電信詐騙打壓力度的增強,電信詐騙的發生率和損失率均有下降。但是騙子們的花樣層出不窮,讓人們難以辨別。
為了提高
-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