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推進綠色發展,推動人與自然德和諧相處,2月10日起安徽財經大學“浪跡天涯隊“前往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惠蘭園小區進行為期三天的實地調查活動。團隊此次實踐調查活動旨在通過了解家庭成員對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執行度,對目前中國垃圾分類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助力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隊長儲研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人員分工,準備材料及問卷等前期工作,并在2月10日上午隊長儲研帶領部分隊員正式進入昆明市呈貢區惠蘭園小區進行實地調查,成員們滿懷激動的心情走進社區,發現社區內部垃圾分類狀況良好,各種垃圾分類設施齊全并且擺放整潔,干凈衛生的環境增加了成員們進行此次實地調查活動的信心。
我們按照計劃在第一天實地調查親里鄰居家庭垃圾分類實況,真實地了解各個家庭垃圾分類地,垃圾分類場景以及垃圾是如何分類的。在調查過程中,我們提出的問題都得到了親里鄰居的友好熱情的回答,大家對我們團隊此次調查活動表示支持和肯定。在第一天的尋訪調查結束后,團隊成員就本日的調查情況通過一個簡單的會議進行總結,我們發現在小區中家庭垃圾分類情況最多的就是按照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以及衛生間垃圾來用不同垃圾桶區分,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在尋訪張阿姨的家里時,發現張阿姨家里的垃圾分類如圖1所示,盡管廚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分得較為粗略,但是為數不多家庭中增添了有害垃圾的。張阿姨表示因為此垃圾沾染了破碎的溫度計,也知溫度計中的汞銀是有害物質,所以單獨將其打包扔進垃圾桶里。
2月11日,團隊成員對社區的垃圾分類標識、垃圾分類區等進行調查探索,了解社區垃圾分類氛圍和規范程度。走進社區,成員們按照前期準備的計劃進行分組合作,通過小組分工的方式,最大程度提高調查效率,擴大調查范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了如圖2所示的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圖,指導圖被擺放在垃圾分類點的顯眼處,很多初期接觸垃圾分類的居民是通過此圖進行的垃圾分類,且圖文并茂利于人們理解。這樣的指導圖有效的彌補的居民垃圾分類知識的不足,利于居民知曉垃圾分類,促進分類垃圾投放的準確率。
另外,團隊成員還發現了社區內部多處設置了專門的廚余垃圾投放架。廚余垃圾易腐蝕,會散發氣味,且分類多,設立此種垃圾架更便于居民投放,也有利于后期廚余垃圾處理。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在垃圾分類的同時減少居民生活的不便。在一天的調查后,成員們感受到了社區濃厚的垃圾分類氛圍和嚴格的垃圾分類規范程度。
2月12日,為了更加設身處地的理解垃圾分類的難點,以便提出更加詳盡的垃圾分類意見,團隊成員們親自加入垃圾分類實踐,感受垃圾分類過程,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隊員王佳麗在參與垃圾分類后,發現垃圾分類需要耗費部分時間和精力,這對很多家庭來說可能過于繁瑣,造成了成本負擔。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了解了昆明市呈貢區惠蘭園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更加深刻意識到垃圾分類,是一項成功在當代利對千秋上的事。垃圾分類的下一小步,也將會是低碳生活的第一步。作為普通百姓,要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垃圾分類可以減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通過垃圾分類來培養良好習慣,有利于個人文明素養的提升。同時對保護我們身邊的生活環境、促進綠色低碳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垃圾分類勢在必行,要從我做起,從每家每戶做起。我們要樹立科學、文明的垃圾處理理念,將保護環境與個人幸福生活緊密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