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振鄉”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報告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服務社會是現代人對于家國同構的一種行動,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在社會主義道德觀的建設中,廣大的青少年志愿者涌現出來。志愿服務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精神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其中,奉獻精神是精髓。孟⼦曾說:⼈之相識,貴在相知;⼈之相知,貴在知⼼。作為陌生社會中的溫暖泉眼,在無盡的遠方,無數人與我們志愿者相連,一到構筑溫暖的社會防線。青年大學生的我們,投身于建設社會的方向,一道“同心振鄉”,共筑新明天。
大學時代是一個特殊的人生階段,要掌握更多、更專業的知識,同時也要逐步學會適應從校園向社會的過渡。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青春無限,并非是指時間無限,而是在同學們正確的使用青春,服務社會后的意義將無限、我們的人生價值將無限。青春無限,意在奉獻,以小我融入社會之大我,奉獻我們的光和熱,讓當代大學生的青春之火燃燒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永不熄滅。青年志愿者用行動傳播愛心,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雙手營造美好,倡導踐行雷鋒精神。志愿服務隊將把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更好地為社會獻愛心做好事、排民憂解民難,為打造和諧社會做貢獻。作為志愿者的我們既是參與者又是收益者,扣好人生的每一顆扣子,在社會中發現自己的色彩。
社區服務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基層社區是人民生產生活所在地,加強基層社區的治理已經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各種各樣的新問題,伴隨著新的矛盾,再加上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必須盡快妥善處理,基層社會的治理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在此次與基層黨員干部的對話交流中,我充分了解到治國安邦,必須立足于基層,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以身作則,堅持以人為本,發揮群眾力量,促進基層社會管理。促進基層社會治理,關鍵在于黨,重點是基層,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并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進來。同時,要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參與自我管理、自助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積極參加基層社會的治理。竭盡全力為市民群眾辦實事、妥善處理身邊的事情,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
此次社區服務主要是采訪基層黨員干部并和他們共同參與到社區服務過程當中去。通過我們的走訪和開會討論,以及深刻自我反省,認為當下社區服務仍然缺少專業性管理,更多的是依照以往的經驗,尤其是社區安全性問題仍然困擾村民。為此村干部提出來一些意見,決定按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全體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以及省市區的各種應急對策,結和本社區所在地區的環境和社區居民的特點,面向兒童、老人、重病患者、殘疾人等弱者,社區通過網格化分管確立應急對策,建立綜合預防公共安全等問題清單,
經常召開聯合會議。每年在各個村莊舉行1~2次關于消防、疾病預防、防災減災等演練,提高轄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技能學習,提高防災自救相互救助能力。同時加強設施建設。一是在轄區的廣場上設置應急避難場所,供緊急避難時使用。二是在各個莊的馬路邊設置應急照明燈和應急避難場所標志,向轄區居民群眾通知本區域的應急設施和應急步行路線等;三是通過制定宣傳冊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進村宣傳相關安全知識,從思想上加深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識,提高應對危險的能力。
社區服務使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大一上學期的思修課是我的重要理論來源,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社區服務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服務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區服務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區服務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這次社會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份熱情。正因為如此,我才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己的事業,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憑著一個人對工作的執,堅定的信念會指引著他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
同時,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讓我懂得了社會實踐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因為我們是這個社會中的一份子。社會實踐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社會實踐是忘我的勞動,也可以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的熱情。參加社會實踐可以給我們帶來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在實踐的這段時間里,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體會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這時才發現自己是最幸福的,因為我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能真正意義地接觸過社會,所以通過這次實踐,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大學生,獨立的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接受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這次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活動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對于自己這樣一個步入大學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為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還需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后服務社會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這次的社會實踐雖然只是簡單的社會服務,卻是落到實處、服務人民的切實小事。服務人民向來不是什么崇高的口號、喊喊而已,而是真真正正為廣大百姓做實事。當代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的主體,理當遵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聽黨指揮跟黨走,展現時代新人昂揚的精神風貌。當代大學生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學習從來不是枯燥的啃讀書本,“育人”或許才是學習的終極目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點滴涓流匯成江而后入海。我們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更應嚴格的要求自己,以“為人民服務”為自身奮斗的終極目標,勤奮學習,刻苦努力,以青春之我報效國家,助力祖國的繁榮昌盛!
時間:2023-02-06 作者:沈昕瑤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我與云支教
- 這里主要講述我對于這次參加云支教活動的一些感想和收獲,我和小朋友的一起成長之路,我們一起閱讀,一起運動,一起上課,一起制作視頻
-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