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農業已進入新征程,農業綠色發展正在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國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在農、林、牧、副、漁五大農業統籌發展的同時,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精華,協調發展與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與經濟方面兩個良性循環,促進農業綠色轉型,最終實現經濟、生態與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2022年12月28日,曲阜師范大學益農長青調研隊前往壽光蔬菜小鎮進行實地調研,了解當地綠色農業,探尋當地特色產業。
舉行線上會議,了解具體任務
本課題主要調研綠色低碳農業轉型背景下的農戶生產行為,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調研模式。調研前夕,益農長青調研隊舉行一次線上會議,此次會議包括以下內容:第一,隊長劉嘉彤說明了本次活動主題,目的是使團隊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壽光市綠色低碳農業轉型現狀;第二,確定調研時間及調研形式,包括線下調研、村內走訪、問卷調查等;第三,對組內成員的任務進行詳細分配,調研隊在壽光開展為期三天的實地調研,與一個個農戶家庭中進行深度訪談,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調研結果充分體現民意民情,反應農民心聲。
確定線下調研成員、問卷調查成員、后期宣傳負責成員及相關工作部署及分工等。最后,隊長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每位隊員也積極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本次線上會議對實踐活動的具體工作進行周密詳細的安排,通過集思廣益的會議形式,把各隊員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激發了隊員的積極性,更有利于主題的明確,有利于后期實踐活動的開展。
線下實地調研,探索綠色模式
壽光蔬菜小鎮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目標市場,著力打造全國蔬菜全鏈條標準化集成基地,為全國農業農村轉型發展提供了優秀范例。
除此之外,小鎮更是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農業設施裝備、生產管理技術與優良品種,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推廣新型日光溫室、天敵昆蟲生物防治等技術,成功解決分散種植等問題,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傳統農業都是面朝黃土,壽光蔬菜小鎮將科技投入作物生產中,打藥、澆水、放風等許多農活在手機上便可操作完成。
益農長青調研隊調研采用田野調研的模式,深入壽光蔬菜小鎮,了解當地綠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化肥農藥的施用情況。隊員們經調研了解到該產業園果蔬銷量高得益于“有機綠色,安全營養”的良好口碑。一方面,“有機綠色,安全營養”的銷售標簽迎合國家食品安全,綠色有機無公害的政策方針。
負責人向隊員介紹說:“由于采用了綠色生產模式,蔬菜的產量與品質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蔬菜品種也不斷得到更新,蔬菜銷售前景極為廣闊,在這樣的前景誘導下,當地周邊農戶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引進蔬菜小鎮的先進生產技術與優良品種。”在負責人的帶領參觀下,團隊成員了解到許多不同于以往的生產經驗和生產方式。
結合小鎮實際,展望綠色未來
益農長青實踐隊通過此次壽光蔬菜小鎮調研,結合工作人員的講解、當地農戶的訪談,了解到近年來,在壽光綠色農業的發展中,壽光政府一直大力倡導使用有機肥,推廣新型肥料與低毒農藥,開展秸稈還田等綠色工程,激勵回收農業包裝、棚膜等塑料制品。當地農民在政府倡導與綠色農業成效的引導下,也積極落實政府要求。
實踐隊通過壽光蔬菜小鎮的成功,得出綠色農業發展亟需政府的大量投入與大力支持,更需農民自發自覺地去認識、了解綠色農業的結論。壽光蔬菜小鎮的綠色農業生產模式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小鎮也將繼續堅持體制改革、轉型升級,推進生態化綠色化生產,成為各地發展綠色農業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