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雙減政策,關注青少年成長的成長路
西理學子:助力落實“雙減”實現素質育人,“出彩青春”護航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的落地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 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政策,體現了黨中央對學生學業負擔的宏觀調整。學生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這些時間需要學生和家長去合理科學的利用。“雙減”不等于“放羊”。為消除部分群體對“雙減”政策的認知誤區,使得“雙減”政策能夠更加有效落實,我們社會實踐隊對“雙減”政策背景下關于陜西省中小學生課余時間利用開展了調研活動。7月初旬實踐成員開始查閱資料,閱讀課題相關文獻,學習課題相關知識,了解課題社會背景。帶隊組長為實踐隊進行了進行了分工和工作部署,多次展開討論,為后期順利進行社會實踐做準備。7月14日上午召開實踐項目啟動會議,社會實踐隊全體成員參會。會議上,明確了調研問題,確定了活動時間,并決定了調研方式為線上問卷調查和線下相關人員訪談。7月15-18日,實踐隊成員明確了問卷調查的對象為陜西省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并完成了問卷內容的設計,主要著重于對中小學生課余時間的活動和家長對孩子課余的參與度進行調查。7月20日實踐隊組長召開第二階段會議,對第二階段的任務內容進行分配安排,并開始對目標群體展開問卷收集。本項目經過五天時間共收集到有效問卷294份。7月26日、27日,實踐隊成員將從問卷獲得的數據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開會討論問卷結果。從問卷數據上來說,無論是學生課后活動時間長度、課后作業在其中占比、還是家長參與情況,我們可以初步得出,“雙減”政策落地一年里,陜西學生的課后活動內容達到了政策預期。7月28日實踐隊組長召開第三階段會議,對第三階段任務內容進行分配安排。
旨在了解校內教育工作者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從業者對“雙減”政策及該政策背景下的教育現狀的分析理解,我們決定分別向神木市第八中學年級主任盧旭平老師和鴻德體育藝術培訓學校校長牛磊校長開展訪談活動。8月4日,部分實踐隊成員前往陜西省神木市神木第八中學開展對神木中學年級主任盧旭平老師的訪談活動。在訪談中,從盧老師的口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雙減”政策的落實,學生較之前課業壓力確實減少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時間,但同時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盧老師還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做出了分析,指出老師應于家長共同合作,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正確利用手機。8月5-8日,實踐隊成員總結對盧老師的采訪信息材料,擬寫并發布新聞稿。8月9日,部分實踐隊成員前往陜西省漢中市鴻德體育藝術培訓學校開展對培訓學校校長牛磊校長的訪談活動。在訪談中,從牛磊校長的口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雙減”政策的落實,大量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被叫停,學生的校外學業壓力減輕,在此同時使得校外培訓機構的重心轉移到提高教學質量上去。而且牛磊校長指出學校應增添興趣課以解決學生放學時間提前的問題,還有國家應該增添各類特長老師的培訓,以及考試,增加相關的從業人員,保證課外體育藝術培訓的質量。
8月10日,實踐隊成員總結對牛磊校長的采訪信息材料,擬寫并發布新聞稿。9月3日,實踐隊組長召開項目總結會議,總結了該次實踐活動的成果,并整合了本次實踐活動的相關材料,為集中答辯進行準備工作。在此次社會實踐的調研過程中,我們認識到雙減政策的優越性毋庸置疑,落實的效果也相當好。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要得以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雙減政策的落實對于我國的教育而言,意義非凡,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但是后面仍有很長的路需要去走。
時間:2022-09-07 作者:胡駿軒 來源:活動總結 關注:
- 獻青春之智,聚青春之力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在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三個關系”,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系
-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