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踐:追尋革命之光
紅色教育是指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征、務實的落點在于教育。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2022年7月1日,團隊圍繞“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對瞿秋白紀念館進行了實地學習。
瞿秋白紀念館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延陵西路188號,由故居和紀念館兩部分組成。瞿秋白紀念館廣泛征集實物和史料復制件,展出了瞿秋白在《新社會》《新中國》《晨報》等報刊刊登的文章譯作,基本陳列《瞿秋白生平事跡展覽》在西院,《瞿秋白故居陳列》在東院。瞿秋白故居門樓上“瞿秋白同志故居”的匾額是由茅盾同志題寫。整個祠堂分東西兩院,每院有四進,祠堂以前是安放祖宗靈牌靈位的地方,現在被改為臨時展廳,承辦一些專題展覽。在這里面,我們能看到瞿秋白先生家里的臥室、客廳還有飯桌等等。
"紅"不僅是使人為之奮斗的底色,還是血脈相承的生命,也是精神的延續,更是蓬勃青春最好的見證。我們的骨子里流淌著與無數革命先烈相同的紅色文化,身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不可忘記那些紅色文化中所彰顯出來的重要價值。時代一直在發展,萬物一直在變化,我們也難免會迷茫。而紅色文化所傳承的價值觀念,恰似一盞明燈,為我們的未來指明正確的前進道路。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是我們能夠直接體會當時艱苦奮斗精神的最直接的方法。參觀了瞿秋白紀念館之后,我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體驗,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認同感,真切地了解了先烈是如何與敵人抗爭,如何堅守自身的信仰。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理應在實踐中把這一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日常的生活與學習工作當中,積極地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樹立艱苦奮斗的精神,堅定理想,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時代新人。
時間:2022-08-29 作者:追尋革命之光小分隊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豬場實踐的充實生活
- 為了更好地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轉化到實際生產生活中,2022年的暑假,本該回家度過暑假的我響應了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社會實踐的號
-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