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 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的曹宅農文旅攻堅隊實踐團深入曹宅鎮巖后村,實地調研當地蓬勃發展的黑陶產業。曹宅鎮巖后村擁有深厚的黑陶制作傳統,金東區內分布著眾多匠人與工坊,黑陶制作技藝傳承不息。作為古婺州的一部分,巖后村不僅有歷史淵源和地理正統性,更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當地村民敏銳洞察到婺州黑陶蘊含的巨大文化價值與產業潛力,積極籌劃將這一東方藝術瑰寶轉化為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他們依托本地資源,試圖續寫黑陶產業的輝煌篇章。
村民們在村莊中建立了黑陶制作工場,燒制了黑陶瓦當、黑陶水壺、黑陶花瓶、黑陶印章等黑陶制品,還邀請了藝術大家在黑陶花瓶等器皿上設計花卉、魚蟲、枇杷果實、花卉等紋樣。
巖后村還建立了一座陳列館,館中介紹了黑陶工藝的文化和技藝,同時陳列了各式各樣本村制作的黑陶工藝品,旨在未來方便游客更好的了解婺州黑陶文化,購買自己心儀的黑陶制品。
DIY 手工體驗產業近年蓬勃興起,巖后村村民敏銳抓住這一機遇,精心打造黑陶制作體驗工坊。游客可在此深度沉浸于揉泥塑形、窯火淬煉的古老技藝,在親手創作中感受千年窯火的獨特魅力。這一創新舉措既為傳統文化注入鮮活生命力,讓古老黑陶技藝煥發新生,更成為推動當地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勁動力。游客在體驗非遺魅力的過程中,為鄉村帶來了人氣與商機,有效實現了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目前巖后村正積極籌建“婺州黑陶文化研學基地”。該基地將整合村內黑陶陳列館、體驗工坊及產業資源,開設融合歷史、工藝、創意與生態文化的研學課程。學生們可系統學習黑陶四千年歷史,親手體驗從紅黏土到玄墨陶的蛻變,探索紋樣(如枇杷花果紋)與本地產業(枇杷深加工)的關聯。此舉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既開拓青少年視野、厚植文化自信,也顯著提升巖后村文化影響力,助推文旅融合與可持續發展。
從千年窯火中涅槃的婺州黑陶,承載著遠古的智慧與東方的神韻。今日的巖后村,正以紅黏土為紙,以匠心為筆,在傳承與創新的交融中,續寫著這門古老技藝的當代華章。當陳列館的文物訴說著過往,體驗工坊的陶泥躍動著新生,研學基地的探索啟迪著未來,婺州黑陶已不僅是一件件精美的器物,更是一條連接古今、活化鄉村、彰顯文化自信的蓬勃之路。這窯火不息,文明不止;這匠心所至,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