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索廉潔文化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實踐形式,7月6日,尋廉巢湖,立德修身——巢湖學院赴環巢湖開展廉潔文化傳承調研實踐團深入巢湖市中垾鎮及城區多個社區,聚焦基層廉潔文化陣地建設與創新實踐。實踐團重點探訪了中垾鎮小聯圩村特色廉潔主題新風文化禮堂及紅白喜事理事會,并實地調研了城區社區的廉潔文化宣傳載體與活動,系統梳理廉潔理念融入基層治理的多元路徑。
在巢湖市中垾鎮小聯圩村,實踐團成員在村委會書記的引導下,詳細考察了新風文化禮堂這一廉潔文化特色陣地。禮堂內部設計巧妙,將廉潔要求融入村民日常關切的生活場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紅白喜事參照標準公示墻”,清晰地列出了本地婚喪嫁娶各項事宜的建議標準和花費明細。

“這不僅是標準,更是村民共同商議的公約。”小聯圩村村委會書記向實踐團介紹道。他指出,過去紅白喜事中的攀比風氣加重了村民負擔。為此,村紅白喜事理事會廣泛征集民意,形成了一套村民認可的操辦規范,并在文化禮堂顯著位置長期公示。“標準公開透明,攀比少了,負擔輕了,節儉辦事的新風自然樹立。”書記強調,理事會成員由村民推選,負責監督執行并定期評議公示,讓“廉潔”在村民最重要的生活儀式中變得具體可感、有規可依。

實踐團隨后來到巢湖市城區多個社區,深入觀察廉潔文化在居民身邊的呈現方式。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入口處張貼的“小微權力清單”詳細列明了辦理低保申請、臨時救助等民生事項的流程、材料、時限和咨詢方式,確保權力運行在陽光下。一位正在辦事的居民表示,清晰的流程讓他感到“心里透亮、辦事踏實”。社區黨委書記介紹,清單的制定與公開是接受居民監督的基礎,有效提升了服務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在同一服務中心內,一處精心設置的“廉政之窗”吸引了實踐團成員的目光。書架上擺放著各類廉政主題圖書、黨紀法規讀本以及家風家訓故事集。實踐團成員駐足翻閱,發現內容深入淺出,緊貼基層實際。社區黨委書記表示,“廉政之窗”不僅是靜態展示,更是居民了解廉政知識、提升廉潔意識的常設窗口。



廉潔文化的傳播在社區呈現出更加生動多元的面貌。實踐團了解到,如金碼頭社區此前舉辦的“金秋重陽藝韻社區”廉政戲曲進社區文化活動,將廉潔理念融入傳統戲曲表演,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在另一個社區的活動室,開辟的“廉潔書畫角”定期展示居民創作的清廉主題書畫作品。一位常來活動室的老黨員對實踐團成員說:“無論是看戲、讀書還是賞書畫,這些活動把廉潔的道理講活了,不知不覺就聽進了心里,比生硬的說教效果好得多。”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常態化的文化活動旨在營造崇廉尚潔的社區氛圍。
實踐團此行穿梭于巢湖的鄉村與社區,系統觀察了基層廉潔文化建設的豐富實踐。從鄉村文化禮堂中關乎民生的“硬標準”和紅白理事會的自治實踐,到社區服務中心里曬在陽光下的“權力清單”和供人閱讀思考的“廉政之窗”,再到寓教于樂的戲曲演出、浸潤心靈的書畫作品,廉潔文化以多元形態深深嵌入基層生活的脈絡。
實踐團成員認識到,廉潔理念的深入人心,既需要像中垾鎮小聯圩村那樣,通過村民自治組織將原則要求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公約標準,并依托實體陣地進行公示與監督,形成剛性的約束;也需要如城區社區展現的,通過公開透明的制度設計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利用“廉政之窗”等載體提供學習平臺,并借助戲曲、書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進行柔性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廉潔自覺。當廉潔文化以群眾看得見、能參與、可感受的方式,全方位融入基層治理和日常生活,這股清朗新風才能真正扎根沃土,滋養社會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