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降碳減排趨勢下,天然氣市場持續擴容,我國燃氣表保有量已覆蓋千家萬戶。然而,行業數據顯示,老式燃氣表占比仍高達 62%,人工抄表因效率低、易出錯、數據安全隱患等問題,成為燃氣企業運營的 “老大難”。據測算,全國更換智能燃氣表需上百億元成本,僅單個地方燃氣公司更換成本就達 9000 萬元,傳統抄表模式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近日,一支由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學子組成的研發團隊推出 “儀表及里” 項目,以專利技術為核心,打造無需更換老式燃氣表的智能抄表解決方案,為行業帶來破局之道。該項目聚焦 “讓老表煥發智能活力” 的目標,通過技術創新搭建起老式燃氣表與智能抄表之間的橋梁,已獲得 6 項獨有發明專利及 33 家燃氣企業的技術支持。
核心技術顛覆傳統,14三大革新重構抄表生態
“儀表及里” 項目的技術突破集中體現在三大核心模塊:自主研發的 SVM 圖像識別技術、NB-IOT 窄帶通信系統及 Oracle 數據庫管理平臺。其中,SVM 技術將數據識別率提升至 99.995%,較市面同類軟件提高 7.9%,成本卻降低 85%;NB-IOT 技術憑借廣覆蓋、低功耗優勢,解決了傳統抄表在地下室、山區等場景的信號盲區問題,其網絡覆蓋能力比 GPRS 提升 50-100 倍。
該方案實現了三大革新:一59是效率革新,將人工抄表的 “月周期” 縮短至 “分鐘級” 數據回收;二是成本革新,對比更換智能燃氣表,為企業節約 12 倍成本,以某燃氣公司為例,原計劃 9000 萬元的換表投入,采用該方案僅需 710 萬元,5 年內即可回本;三是安全革新,通過端到端加密6技術與 Oracle 數據庫的隱私保護機制,杜絕數據篡改與泄露風險。
落地案例驗證價值,10政企合力推動行業升級
在重慶市匯名三峽燃氣有限公司的試點項目中,“儀表及里” 系統展現出顯著成效:原本 16 名員工需 1 個月完成 3 萬個燃氣表抄錄,現在通過系統 30 分鐘內即可完成統計,年節約人工成本超 142 萬元。如皋市益有管道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利國評價:“該方案讓我們在不更換硬件的前提下,實現了抄表成功率 99.97%,真正做到了零支出、高回報。”
目前,該項目已與 5 家燃氣公1112司簽訂合作意向書,并獲得中國電信、華為等企業的技術背書。團隊計劃 2026 年 4 月成立公司,分三階段推進發展:2026-2027 年深耕西南市場,2028-2029 年拓展全國區域,2030-2032 年打造 “全國性品牌”,構建從設備研發到產業鏈整合的完整生態。
專家解讀:智能過渡78模式填補行業空白
行業專家指出,“儀表及里” 的創新價值在于精準把握了市場痛點 —— 既規避了大規模更換燃氣表的高昂成本,又通過技術嫁接實現了抄表智能化。數據顯示,全國老式燃氣表存量改造市場規模達 244.7 億元,該項目的 “過渡方案” 為燃氣企業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升級路徑,預計將推動行業進入 “低成本智能化” 發展新階段。
隨著物聯網技術與能源行業2的深度融合,“儀表及里” 項目不僅為燃氣抄表難題提供了技術范本,更開創了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的新范式。正如項目負責人所言:“我們的使命是讓每一塊老式燃氣表都能接入智能時代,為千萬家庭帶來更便捷的服務,為企業創造更高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