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紅帆引航”實踐團隊精心制作了一部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元宵節的視頻,以獨特視角與創意形式,帶領觀眾走進這個承載著團圓與希望的傳統節日,引發廣泛關注。
視頻開篇,熱鬧非凡的元宵佳節場景映入眼簾。街道上張燈結彩,人群熙熙攘攘,五彩花燈隨風搖曳,孔明燈緩緩升空,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接著,鏡頭切換至溫馨的家庭場景,親友歡聚一堂,熱氣騰騰的元宵上桌,游子與家人緊緊相擁,傳遞著濃濃的親情。廣場上煙花綻放,人們仰望夜空閉目許愿,在辭舊迎新中憧憬未來,這些畫面生動展現了元宵節團圓、歡樂的節日氛圍。
在展現節日氛圍的同時,視頻深入挖掘元宵節的歷史淵源。團隊通過豐富的畫面和簡潔的解說,講述了元宵節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賞燈習俗始于東漢明帝時期,受佛教正月十五點燈敬佛習俗影響,逐漸演變為民間傳統節日;此外,還介紹了道教“三元說”與元宵節燃燈習俗的關聯,以及宮女元宵的有趣傳說,讓觀眾對元宵節的文化內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視頻中的亮點元素眾多。擬人化的元宵、燈謎、舞獅和花燈等形象,以活潑生動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一碗可愛的湯圓,周圍環繞著糯米、核桃仁、芝麻等食材,訴說著象征團圓美滿的寓意;寫在紙條上貼于彩燈的燈謎,搭配電燈泡特效,展現智慧與樂趣;舞獅場景中運用放大鏡特效展示細節,凸顯中國傳統民俗藝術魅力;造型精美的花燈,彰顯鬧花燈這一核心習俗的裝飾之美與祈福愿景。這些創意表達,讓古老的節日文化以全新的姿態呈現在觀眾眼前。
如此精彩的視頻背后,是團隊成員的分工協作與辛勤付出。策劃組作為“智囊團”,深入研究元宵節歷史文化,查閱大量資料,反復研討視頻的情節脈絡和呈現方式。他們精心篩選代表性元素,將節日經典場景和起源傳說巧妙融入視頻,使其內容豐富且富有層次感。
畫手們用畫筆將策劃組的創意變為生動畫面。他們選擇色彩鮮艷、富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美感的風格繪制插圖。繪制“人群熙攘,道旁掛彩燈”時,細致展現彩燈和人們的笑容;繪制傳說畫面時,通過筆觸和色彩營造氛圍,讓觀眾身臨其境。
后期組則如同工匠,精心制作視頻。他們廣泛收集素材,包括音樂、音效等。剪輯時反復調整畫面順序和節奏,添加豐富特效,還精細調校色彩,確保符合節日氛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紅帆引航實踐團隊此次制作的元宵節宣傳視頻,不僅為人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更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當下多元文化交融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作品喚起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共鳴,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關注和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精彩的文化傳播作品從高校走出,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