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傳承,糖韻流芳:成都糖畫探尋與文化傳承之旅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同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每一顆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歷史價值。它們見證了人類文明的演變,是民族記憶的寶貴載體。為了深入研習并傳承這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曲阜師范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歸鄉拾遺實踐隊于2025年1月24日踏上了前往四川省成都市的旅程,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探尋成都糖畫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與魅力。
技藝訪談:匠心獨運,老手藝人的堅守實踐隊的第一站是成都錦里古街,這里是成都傳統文化的縮影,匯聚了各式各樣的民間手工藝品。剛踏入古街,空氣中彌漫的甜蜜香氣便吸引了隊員們的注意。循香而去,他們發現了一位正在制作糖畫的師傅——劉福全。劉師傅的手法嫻熟,他手持小勺,將金黃的糖漿如行云流水般灑在潔白的大理石板上,不一會兒,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便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
隊員們被劉師傅的精湛技藝深深吸引,他們圍繞在劉師傅周圍,聚精會神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劉師傅微笑著向隊員們介紹了糖畫的制作技藝:“糖畫看似簡單,實則講究的是手上功夫。要想畫得好,必須有扎實的繪畫基礎和良好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從事糖畫制作已經三十多年了,每一幅作品都傾注了我的心血。”
在交談中,劉師傅也表達了對糖畫技藝傳承的擔憂:“現在愿意學習糖畫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這門手藝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我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并熱愛這門技藝,讓它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博物探秘:糖畫的歷史淵源與制作工藝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糖畫的歷史淵源和制作工藝,實踐隊又來到了成都民俗博物館。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了館內收藏的各類糖畫作品和相關歷史資料。據工作人員介紹,成都糖畫起源于明代,最初是作為祭祀用品而存在的,后來逐漸演變成了民間的傳統小吃和手工藝品。
在博物館里,隊員們還觀看了一場糖畫制作的演示視頻。視頻中詳細展示了從選料、熬糖到繪制糖畫的全過程。他們了解到,糖畫的制作材料主要是蔗糖和麥芽糖,經過熬制后變得黏稠而透明。在繪制時,需要先將糖漿倒入小勺中,然后迅速在石板上繪制出各種圖案。由于糖漿的凝固速度較快,因此繪制者需要具備極高的技巧和速度。
通過這次參觀,隊員們不僅了解了糖畫的歷史淵源和制作工藝,還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他們紛紛表示,要將這些寶貴的知識和經驗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
社區傳藝:讓糖畫走進大眾視野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糖畫這一傳統手工藝,實踐隊決定在成都的社區開展一場糖畫宣傳活動。他們提前準備了宣傳海報、宣傳冊以及糖畫制作工具,并邀請了社區居民前來參與體驗活動。
活動當天,社區廣場上熱鬧非凡。實踐隊的隊員們向居民們介紹了糖畫的歷史和制作方法,并現場演示了糖畫的制作過程。許多居民被糖畫的魅力所吸引,紛紛加入到了制作糖畫的行列中來。特別是孩子們,他們拿起小勺,認真地模仿著隊員們的動作,嘗試著繪制出屬于自己的糖畫作品。
雖然孩子們的作品還略顯稚嫩,但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次活動不僅讓居民們了解到了糖畫這一傳統手工藝,還讓他們親手體驗到了制作糖畫的樂趣。
傳承之志:青春助力非遺煥新顏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的隊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成都糖畫這一傳統民間技藝,還深刻認識到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他們表示,將把這次活動的經歷和收獲記錄下來,通過撰寫實踐報告、制作宣傳視頻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成都糖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時,實踐隊還計劃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開展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挖掘更多的民間傳統文化,讓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他們相信,通過他們的努力,能夠讓更多的人熱愛并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
這次成都糖畫探尋之旅不僅是一次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與體驗,更是一次對文化傳承責任的深刻感悟。實踐隊的隊員們將帶著這份責任與使命,繼續前行在探尋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路上。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錦里古街觀看糖畫師傅制作糖畫。費庭鋪 供圖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社區教小朋友制作糖畫。費庭鋪 供圖

圖為實踐隊合照。費庭鋪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