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語,歲月留痕。當鏡頭輕觸故土,時光便流淌成詩。1月17日至2月10日期間,西北工業大學26名學子以“溯鄉筑夢”為名,以專業知識為依托,深入工廠、企業、鄉村產業基地,探尋家鄉的發展脈絡。攜光影之筆,踏遍故園阡陌,在年味氤氳中捕捉溫情,于時代褶皺里聆聽回響。從秦川煙火到江南水韻,從雪域冰城到塞外綠洲,一卷卷影像長軸徐徐展開,既是游子對桑梓的深情凝望,亦是青春對家國的鏗鏘注解。
年味入鏡:人間煙火處,最是鄉情濃過年,是時間長河里的特殊坐標,意義非凡。除夕的炊煙,是游子歸巢的訊號。家人圍坐,共享天倫,親情在歡聲笑語中升溫。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傳承,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等習俗,在代代相傳中延續民族記憶。
炊煙裊裊,暖意融融。李喆的鏡頭下,母親切菜的刀影與蒸汽繚繞的灶臺交織成畫。一蔬一飯,皆是無聲的絮語;一勺一匙,皆藏歲月的沉香。平凡母親的背影,在方寸廚房中化作山河,以愛為佐料,烹出人間至味。

圖為母親切菜場景 李喆 攝
秦地鄉野,煙火盈盈。趙雨柔以孩童雙眸為窗,捕捉紅燈籠下老人褶皺里的笑意、糖葫蘆串上的晶瑩糖霜。傳統年俗與現代光影碰撞,舊時記憶在蒙太奇中重生,如老酒入新瓶,醇香愈烈。

圖為關中百姓采購年貨 趙雨柔 攝
江北水城,炊煙裊裊。王春嬌的鏡頭蘸滿鄉思。蒸汽升騰間,糯米與紅棗的纏綿,恰似游子與故土的羈絆。一城一俗,一食一味,皆成文化基因的密碼,在時光長河中生生不息。

圖為聊城花糕制作場景 王春嬌 攝
故園尋蹤:山河踏遍處,風華映古今 家鄉,是心靈深處無可替代的溫暖港灣。無論游子身處何方,心底始終眷戀著它。家鄉的風土人情,如社戲、龍舟競渡等,延續著獨特記憶。歲月變遷,它從古老街巷邁向現代繁華,在時代浪潮中蛻變,故事也在歲月里愈發熠熠生輝。
冰城皚皚,雪韻悠悠。影片《妮妮的冰雪尋英之旅》以2025年亞冬會吉祥物妮妮為第一人稱視角,用鏡頭記錄下哈爾濱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以冰雪為媒,讓歐式穹頂與冰雕玉砌共舞。中央大街的石板路,回蕩著李兆麟將軍的鐵血豪情;冰雪大世界的璀璨,映照著新時代的蓬勃心跳。歷史與未來在此相擁,凜冽中燃起熾熱的魂。

圖為妮妮的自我介紹 袁暢 攝
城市尋真,思潮涌動。李心洋以網絡熱梗“蚌埠住了”為獨特切入點,運用時空折疊的敘事手法,巧妙串聯起蚌埠的鐵路興衰史、熱鬧的市井煙火氣以及當代轉型面臨的困境。在蚌埠人的生活日常里,展現出“把生活過成動詞”的樂觀態度,將原本戲謔的網絡符號轉化為有溫度的文化共情。鐵路轟鳴與市井吆喝交織,老工業區的銹跡與新街區的霓虹對望。鏡頭不語,卻道盡一座城的堅韌——縱使時代更迭,生活仍是動詞,在煙火中倔強生長。

圖為蚌埠市淮上區工業園 李心洋 攝
山河壯麗,歲月靜好。劉子昱以在伊犁長大的大學生視角,緩緩開啟回憶的大門,借成長點滴的訴說,將草原牧歌、街巷馕香與都市霓虹編織成鄉愁的錦緞。故鄉的蛻變,是青稞酒般的熱烈,亦是雪山融水的靜默,在記憶深處釀成永恒。

圖為天鵝與賽里木湖 劉子昱 攝
時代跫音:山河煥新顏,青春正當時時代變遷,是社會發展的關鍵進程。它打破陳舊觀念,催生新思潮,讓思維在碰撞中開拓。它承載科技進步,見證社會轉型,從傳統到現代,從單一到多元,在創新與變革中推動人類前行,鑄就文明新輝煌。
武功縣城的阡陌,張錦康用三代人的足跡丈量。從70年代麥浪翻滾的鐮刀,到今日智能農機的轟鳴,父輩的皺紋里藏著半世紀風雨,鄉村振興的號角已響徹云霄。鏡頭流轉間,土地不再是沉默的載體,而是希望的沃野。

圖為武功縣城地帶 張錦康 攝
重慶開州,吳孟軒的舅舅躬身田壟,將扶貧的種子播入紅土。昔日的荒坡化作茶山,老屋旁豎起電商驛站。一幀幀畫面,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更是時代饋贈的史詩——山河依舊,人間已換新天。

圖為重慶開州景色 吳孟軒 攝
長安街頭,李雨彤定格“慢與快”的和弦。車水馬龍中,白發老者靜坐“生命之樹”下,執棋不語。他們不是時代的遺民,而是喧囂中的禪者,以從容之姿,守護著城市最本真的魂。

圖為“生命之樹”下的老人 李雨彤 攝
歸途如歌:青春赴山海,熾心系故園當代青年以星辰大海為志,丈量天地。于冰雪原野,踏出熾熱足印。信念如松扎根凍土,追求似極光破寒夜。逆風跋涉,拓寫生命年輪。我們以破曉之姿直面凜冬,憑融冰勇氣澆筑理想,用青春在山河間奏響清澈華章 。
心向桑梓,情牽歸途。楊裕平的微電影《歸途》以林悅為主角,講述她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后,因思念與熱忱歸鄉,投身錦屏縣文化旅游宣傳。影片借她的視角展現家鄉風光、民俗與人情,體現青年熱愛與責任感,彰顯新時代青年擔當。

圖為微電影畫面 楊裕平 攝
教育逐夢,青春歸鄉。周刊的微電影以返鄉從教青年視角,回顧高中起的受教育經歷,闡述優質教育對自身成長的影響。對比父輩求學條件,感慨教育事業隨經濟發展的進步。最終,主人公懷揣熱忱與初心歸鄉,投身教育事業,培育家鄉希望。

圖為主人公高三遠足實景 周刊 攝
光影為舟,載夢溯鄉 這個冬日,26名青年以鏡頭為舟,溯游時光之河。拍下炊煙、老街、新樓,更拍下血脈中奔騰的赤誠。每一幀畫面,都是對故土的禮贊;每一次快門,皆為對時代的應答。青春不必遠行,故鄉即是詩與遠方——在此處生根,從此處出發,以少年意氣,筑夢山河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