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田探新徑,科技賦能綻茶香
中國青年網濟寧1月19日電
為深入探究日照茶產業從傳統種植到科技創新驅動的深刻變革的發展歷程,促進日照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一葉茶”社會實踐隊于2025年1月19日對山東省日照市的日照碧螺山茶園和日照南湖馬陵春茶葉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
茶園初印象,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綠野
為更全面的了解日照茶園生產現狀,實踐隊員來到了日照碧螺山茶園。踏入日照碧螺山茶園,漫山遍野的茶樹如綠色的波浪層層疊疊,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這里的茶園,既有依循傳統種植方式的區域,茶樹錯落有致,人工鋤草、手工采摘的痕跡隨處可見,茶農們憑借世代相傳的經驗,在這片土地上悉心呵護著每一株茶樹;又有引入現代科技的創新試驗區,智能灌溉系統隱藏在茶樹之間,傳感器實時監測著土壤濕度、溫度和養分含量,為茶樹生長提供精準的環境數據。
實踐隊員在茶園負責人的帶領下,了解到日照茶葉獨特的生長環境。由于地處北方,氣候相對寒冷,茶樹生長周期長,積累了豐富的營養物質,造就了日照茶葉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的獨特品質。但同時,低溫也給茶樹越冬帶來挑戰,傳統的防護措施如培土、覆蓋干草等雖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如今,茶園引入了新型的保溫材料和智能溫控設備,在冬季為茶樹營造適宜的小氣候,大大提高了茶樹的越冬存活率。
圖為茶園負責人為實踐隊員講解茶葉的種植。于心雨 供圖
走進企業,領略工匠精神與科技創新的碰撞
離開茶園,實踐隊員來到了日照南湖馬陵春茶葉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日照茶葉行業中頗具聲譽,多年來一直秉持著工匠精神,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茶葉產品。
經過深入調研,實踐隊員發現,日照南湖馬陵春茶葉有限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公司與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的研發。在茶樹品種選育方面,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成功培育出多個適應日照當地環境、品質優良的茶樹新品種。這些新品種不僅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而且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含量更高,口感更加鮮爽醇厚。在茶葉加工技術創新方面,公司獲得了多項專利。例如,公司研發的一種新型茶葉發酵工藝,通過精確控制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和氧氣含量,大大縮短了發酵時間,同時提高了茶葉的發酵質量和香氣品質。此外,公司還在茶葉包裝技術上進行了創新,采用了一種具有保鮮、防潮、抗氧化功能的新型包裝材料,有效延長了茶葉的保質期,保持了茶葉的新鮮度和口感。
圖為馬陵春茶葉有限公司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于心雨 供圖
除了科技創新成果,馬陵春茶葉有限公司的工匠精神也令人欽佩。公司的制茶師傅們,大多都有著多年甚至幾十年的制茶經驗,他們對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嚴格把控茶葉的品質。從鮮葉的采摘標準,到制茶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他們都遵循著傳統的制茶工藝和嚴格的質量標準。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他們又積極學習和應用新技術,不斷探索創新,力求將每一片茶葉都制作成精品。
茶路踐悟,展望日照茶產業新前景
通過這次深入的社會實踐,實踐隊員深刻領略到日照茶葉產業中科技創新的強大驅動力和工匠精神的深厚底蘊。從茶園的智能化管理,到茶葉生產企業的現代化加工技術和嚴格質量管理,全方位展示了日照茶葉產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蓬勃發展態勢。然而,實踐隊員也意識到,在茶葉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部分茶農和小型茶葉企業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能力有限,導致新技術推廣存在一定難度;茶葉產業的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尤其是既懂茶葉專業知識又掌握現代科技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
展望未來,日照茶葉產業有望在科技創新和工匠精神的雙重引領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茶葉產業的扶持力度,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鼓勵更多茶農和企業投身科技創新。同時,加強茶葉產業人才培養,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日照茶葉將憑借其獨特的品質、科技創新的優勢以及深厚的工匠精神,在國內外市場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為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通訊員 于心雨)
圖為社會實踐隊全體成員合照。 由京鷺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