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垃圾處理調研:探索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5年2月6日,山東大學(威海)“追根溯源”調研團深入滄州市東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圍繞工業垃圾處理展開調研,剖析現狀、挑戰及未來發展路徑,為推動綠色工業貢獻學術力量。
調研團采用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及專家訪談等多元方式,全面了解工業垃圾的產生、分類及處理流程。在生產一線,成員們觀察并記錄垃圾處理設備的運作情況,并就環保政策落實情況與企業管理人員展開深入交流。
受訪企業嚴格遵循《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等法規,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工業垃圾處理體系。受訪者表示,環保法規對企業的規范和引導作用顯著,促使其加大環保投入、優化處理工藝,整體水平得到提升。然而,現行法規在技術更新和跨區域垃圾處理方面存在滯后性,導致部分新技術推廣受限,跨地區垃圾轉運協調困難。受訪者呼吁相關政策盡快完善,以提升處理效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本次調研聚焦工業垃圾處理的實踐與政策,展現了政府、企業在推動環保進程中的積極作為。山東大學(威海)調研團將持續關注工業垃圾治理,探索智能化、自動化處理技術,助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為構建綠色生態工業體系貢獻力量。
作者:索清溯源調研團 來源:實地調研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