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情懷深似海,歷史榮光映乾坤—— 鄭大學子寒假社會實踐
🌟🔥【革命情懷深似海,歷史榮光映乾坤 —— 鄭大學子寒假社會實踐】🔥🌟
在2025年寒假伊始,由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與探索之心的鄭州大學學子組成的社會實踐調研隊伍踏上了追尋紅色足跡的非凡旅程。目的地直指那片曾經見證了無數革命英雄光輝事跡的土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我們的隊伍中,有對歷史充滿好奇的文科生,更不乏渴望了解先輩英勇事跡的理工科學生,盡管專業背景各異,但我們都懷揣著同樣的目標: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讓那段崢嶸歲月的光輝照耀我們的前行之路。
📍【地點】: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一個承載著厚重革命歷史與不朽英雄事跡的神圣之地,每一塊石板、每一面墻壁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位于河南省新縣城南鳳凰山麓,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積288畝,由主展館、鄂豫皖蘇區將帥館、英雄山、大別山國防教育園四部分組成。館名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
主展館基本陳列《大別山·紅旗不倒》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歷史。
鄂豫皖蘇區將帥館是全國唯一一座集中反映曾在鄂豫皖蘇區戰斗過的349位開國將帥事跡展館。
英雄山由入口廣場、紅旗飄飄雕塑、鐵索吊橋等組成。主題雕塑“紅旗飄飄”,喻示著在大別山區誕生的8支紅軍隊伍和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進行的革命斗爭生生不息,火種不滅,紅旗不倒。
大別山國防教育園陳展有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列寧號”模型機和已退役的坦克、大炮等兵器,是青少年接受國防教育的理想場所。
目前,該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008年3月正式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每年接待游客達60余萬人次,是河南省優秀免費開放博物館。
📚【學習之旅】:踏入博物館的那一刻起,時間仿佛凝固。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照片、一段段深情的講解,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從鄂豫皖蘇區的建立,到紅軍的英勇斗爭;從革命先烈的英勇犧牲,到根據地人民的堅韌不拔,每一幕都讓人心潮澎湃,深刻體會到了“革命情懷深似海”的真諦。
💪【采訪紀實】:在實地調研鄂豫皖紀念館的過程中,我們的團隊成員深入開展了多角度、多層次的采訪活動。我們首先與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了紀念館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展覽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弘揚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隨后,團隊成員還訪問了當地的社區居民,了解了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并聆聽了他們家族中傳承下來的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和革命傳統。此外,團隊成員還積極與前來參觀的游客進行互動,包括大學生、中小學生及其家長、老年人等不同群體,了解了他們選擇來鄂豫皖紀念館參觀的原因、參觀后的感受和啟發,以及對于大學生在傳承和弘揚鄂豫皖革命精神中應扮演角色的看法。通過這一系列的采訪活動,我們的團隊成員不僅收集到了豐富的一手資料,還為后續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團隊成員多次來到鄂豫皖進行實地參觀與調研的一部分,每一次的到訪都讓他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歷史榮光】:走出博物館,冬日的陽光溫柔地灑在臉上,帶來一絲絲暖意,但心中的那份溫暖卻遠不止于此。站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的門前,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洗禮。我們深刻認識到,正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就的道路,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他們的犧牲與奮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理想與信念,更是為了整個民族的自由與解放。那些英勇無畏的紅軍戰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守著對革命的忠誠與信仰,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抵御外侮、保衛家園的鋼鐵長城。他們的英勇事跡,如同璀璨星辰,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這段歷史,不僅僅是民族的記憶,更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與傳承。正是這份精神,激勵著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它讓我們明白,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展望未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我們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任。此次社會實踐,不僅加深了我們對黨的歷史和國家發展歷程的理解,更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與實踐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讓我們攜手前行,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繼續書寫屬于我們的輝煌篇章!🌈💪
作者:呂坤 來源:鄭州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
- 來自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犁牛沐教韻,‘沂’脈承丹心”實踐隊與2025年1月11日前往臨沂,深入探索紅色沂蒙文化,并為沂蒙精神的傳
- 01-21
- 銘記沂蒙烽火,傳承紅色基因
- 來自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犁牛沐教韻,‘沂’脈承丹心”實踐隊與2025年1月11日前往臨沂,深入探索紅色沂蒙文化,并為沂蒙精神的傳
-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