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成果尋錦路 共商傳承護魯韻
為總結實踐成果、分享實踐經驗、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并制定下一步實踐宣講方案,1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魯韻錦途社會實踐隊召開第二次線上會議。
魯錦,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織造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手工藝逐漸被邊緣化,魯錦文化也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挑戰。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實踐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文化交流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魯錦文化的傳承現狀,并探索有效的傳播途徑。
會議伊始,實踐隊隊長張亞迪對前期實踐成果進行了總結。在過去的實踐里,實踐隊深入魯錦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通過實地考察、訪談傳承人、參與織造過程等方式,深入了解了魯錦文化的起源、發展和現狀。同時,實踐隊還通過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開展線上宣傳等形式,向公眾普及魯錦文化知識,提高公眾對魯錦文化的認識和興趣。在實踐經驗分享環節,實踐隊員們紛紛分享了自己在實踐中的感悟和收獲。有的隊員談到了與傳承人交流時的感動,有的隊員分享了參與織造過程的樂趣,還有的隊員表達了對魯錦文化深厚底蘊的贊嘆。通過這些生動的分享,隊員們不僅對魯錦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會議中,隊員們還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進行了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科技是推動非遺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等手段,可以更有效地記錄、保存和傳播非遺文化。同時,科技還可以幫助非遺文化與現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使其更加貼近現代人的審美和需求。此外,會議還強調了教育在非遺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通過在學校教育中加入非遺文化的內容,可以從小培養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為非遺文化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于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實踐隊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群體發放了問卷,調查他們對魯錦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興趣。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魯錦文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大多數人對其了解并不深入,甚至存在一些誤解。這一結果為實踐隊下一步的實踐宣講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實踐隊制定了下一步的實踐宣講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宣傳教育,通過舉辦講座、展覽、體驗活動等形式,向公眾普及魯錦文化知識,提高公眾對魯錦文化的認識和興趣;開展互動體驗,組織公眾參與織造過程,親身體驗魯錦的織造技藝,感受魯錦文化的魅力;利用新媒體傳播,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傳播魯錦文化知識,擴大魯錦文化的影響力;加強與傳承人的合作,與魯錦文化傳承人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魯錦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展望未來,實踐隊將繼續深入探索非遺魯錦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通過舉辦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開展更廣泛的宣傳教育、利用新媒體傳播等方式,不斷提高公眾對魯錦文化的認識和興趣,推動魯錦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實踐隊也將加強與傳承人的合作,共同推動魯錦文化的創新和發展,讓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這次會議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工作的規劃和展望。實踐隊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對魯錦文化的研究和傳播,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魯錦文化,為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貢獻力量。
本次會議的召開,不僅為非遺魯錦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為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實踐隊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為非遺魯錦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相信魯錦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將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橋梁。
作者:彭藝菲 李寶儀 李雨夢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魯韻錦途實踐隊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研討成果尋錦路 共商傳承護魯韻
- 為總結實踐成果、分享實踐經驗、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并制定下一步實踐宣講方案,1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魯韻錦途社會實踐隊召開第二次線
-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