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里雨里,護“食”有你】
——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心系途中實踐隊實踐紀實

一月四日中午,在濰坊市的一家不起眼的飯館旁停著幾輛電動車,外賣騎手王師傅飛奔前往餐廳取餐,然后將取到的餐盒放置好,又騎上電動車“風馳電掣”地趕往送餐地點,整個過程用時僅約1分鐘。 “每一個訂單都有時間限制,超時就要扣錢,我們不得不與時間賽跑。”王師傅這樣跟我們實踐隊的成員們說。我們小隊了解到這樣的“快節奏”對他們來說是工作常態。他們送外賣是都是爭分奪秒,忙的像個陀螺,有的甚至都顧不上吃飯,長久下來養成了職業病,身體都累壞了。也有的外賣小哥在我們的采訪中表示“他們有時甚至都會闖紅燈,走一些比較危險的捷徑就是為了不被超時罰款和多接兩個單子掙錢”。聽了這些發言,我們實踐隊成員也深感保護外賣小哥合法權益的緊迫性必須趕緊行動起來。 近年來,隨著外賣行業的迅猛發展,外賣小哥成為了城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穿梭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將美食送到了每個人的家門口。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保護外賣小哥的合法權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實踐隊成員了解到了司法部舉行“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眾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發布”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司法部高度重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指導地方將外賣小哥、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群體。 法律新增對外賣小哥權益的保護這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好事,但法律是白紙黑字的,其落實需要人的執行,因此我們“心系途中”實踐隊針對如何保護外賣小哥的合法權益展開了行動。我們通過走訪調查、發放問卷、深入外賣小哥群體等方式來知悉外賣小哥、外賣平臺和政府法規這三方的關系,來明確權益的享有者應有的權利和義務者應付的義務。 外賣小哥大多向我們反映“工作強度高,風險大,吃累不討好,普遍認為薪資較低”但也有的小哥認為“自己學歷低,是外賣員的工作給自己提供了一份不錯的收入”;而外賣平臺則認為“外賣小哥人數眾多,不好管理,發生糾紛,不想處理,認為他們工作流動性高,給保險員買五險一金或者意外險是投入較大的歸本生意。”;而政府管理部門則相當頭痛這些拉動經濟增長的小飛俠們的交通違規違法行為,近幾年外賣小哥闖紅燈撞到人的事件頻出不窮,但由于他們的流動性和復雜性以及弱勢性令政府部門管理起來頗感頭疼。 通過我們實踐隊的初期調查活動,我們認為落實保護外賣小哥合法權益的問題是極其重要又迫在眉睫的,因此還需要我們的進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