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標題:融入阿勒泰民俗風情,共繪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新畫卷
在遙遠而神秘的阿勒泰牧區,草原的遼闊與哈薩克族民俗的醇厚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這里,每一片草葉都承載著故事,每一曲冬不拉都訴說著歷史。我們深知,要在這片土地上筑牢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就必須深深扎根于當地的民俗之中,讓文化的根脈更加深厚,讓共同體的紐帶更加牢固。
一、走進民俗,感受文化的溫度
走進阿勒泰牧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獨特的哈薩克族氈房,它們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草原上,等待著我們去探尋其中的奧秘。有一對夫婦在樹上找尋著什么,通過他們得知這是牙膠,是山上獨有的天然的“口香糖”,牙膠有很多作用,可以蠕動腸胃,也可以清醒口齒,更在于它美味獨特的味道。期間我們和當地的哈薩克原住民一起唱歌,歌頌美好的時光,風和日麗的天氣,我們吃到了美味的哈薩克羊肉,通過參與這些民俗活動,我們不僅能夠增進對哈薩克族文化的了解,更能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二、傳承民俗,守護文化的根脈
在阿勒泰牧區,哈薩克族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如阿依特斯(哈薩克族曲藝)、達斯坦(民間文學)、賽馬、叼羊等。我們采訪到一個放羊娃,讀二年級,幫父母放牧也是成為他的一份責任,這些活動不僅是哈薩克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他們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同時,我們也將這些民俗活動納入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的建設之中,讓它們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現魅力,為構筑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貢獻力量。
四、共融民俗,構筑文化共同體
這里有能說能聽得懂哈薩克語的漢族叔叔,在阿勒泰生活了20年,早已于當地的哈薩克族的人成為了好朋友,他詮釋了文化的交流和交融,長期來當地的哈薩克族也能用普通話和他交流。通過這樣的交流,我們可以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在阿勒泰牧區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上,讓我們攜手并肩、共同努力將哈薩克族的民俗活動打造成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建設中的一張亮麗名片。讓我們在共同的文化認同和民族情感中攜手前行共同書寫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新篇章!
作者:努爾楚瓦克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