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身感受彝族火把節(jié)的魅力,7月27日晚,以“傳承火把之光,尋夢夏日色彩”為主題的2024年彝族火把節(jié)在昭覺縣熱烈舉行,“三下鄉(xiāng)”實踐隊隊員們準時參加這場火焰與雨水交融共舞的別樣盛會。
雨中火把凸顯新魅力。昭覺火把節(jié)當日瓢潑大雨一陣接一陣,主火把被大雨浸濕,一捆捆小火把也沾滿了雨水,然而仍有數(shù)不清的彝族人民始終團團圍繞著主火把,源源不斷的游客也從四面八方趕來。當火把狂歡儀式正式開始,一捆捆火把燃燒,將天空點燃,把大地照亮,雨火交織,火勢在雨中愈燃愈烈。彝族是火的民族,他們從不懼怕風雨和烈陽,骨子里刻著的是搏擊長空的鷹和傲立風霜的索瑪!即便下著大雨也無法阻擋彝族人民對火把節(jié)的熱情。穿雨衣,打雨傘,甚至直接和雨水親密接觸,總之,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參加這一場雨中盛會。在雨中,人們或是歡歌載舞,或是手舉火把在一簇又一簇火堆中不斷穿梭。
彝族人民的熱情似火在舞蹈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抬腿、踢腿、轉(zhuǎn)身......充滿活力的舞蹈配上叮鈴作響的民族服飾給夜晚中的篝火平添了一絲別樣的韻味,獨屬于彝族的韻味。“來來來,大家一起來啊!”熱情的彝族人們呼朋喚友,不在乎認不認識,不在乎熟不熟悉,將來到此地的人們,都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雨水澆不透旺盛的火焰,滅不了彝族人民的熱情,在這滂沱大雨中,哪怕是穿著雨衣,打著雨傘,彝族的人們乃至外地的游客也要共赴這場雨中盛宴。
“火紅豪情,豪情萬千;火紅的夢,紅火的天;遠方客人請你來,今夜我們來狂歡......”火把節(jié)之歌在夏季的雨夜里熱烈而奔放,五湖四海的人們相聚一隅是文化自信的表現(xiàn)。
星火點點隨風飄向夜幕之中,黯淡卻明亮,呈燎原之勢。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同樣的希望,緊握在一起的雙手是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提出:“民族團結(jié)非常重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這次昭覺的雨中盛宴召集了各個地方的人們,圍著火堆起舞的眾人就像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籽,舞動著的人流正應(yīng)了習總書記的話,民族團結(jié)的趨勢也日見成效。
火把節(jié)既是涼山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展示,火文化的典型模式,民族風情習俗傳承的代表,又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更是民族團結(jié)度、民族親和度、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象征。實踐隊的隊員們參與此盛會,歡度火把節(jié),在進一步感受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具象化的體會到民族團結(jié)的力量。在新的時代中,西南石大人仍將促進各民族心手相牽,共迎時代盛世。
圖為火把節(jié)照片
圖為共舞火把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