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洋溢 不負韶華:科技助力侗鄉未來
2024年7月16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暑期實踐隊——“傳承紅色精神,弘揚科技夢想隊”,來到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次實踐經歷,充滿了挑戰與收獲,也讓我對教育與科技有了更深的體悟。
我們走進了侗鄉,向孩子們普及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的知識。通過講座、實驗和互動,我們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記得在一次講座中,我通過生動的圖片和視頻展示了智能家居的未來場景,孩子們被深深吸引。一位四年級的小男孩天真地問:“老師,我們以后也能用上這些嗎?”他的好奇與渴望,讓我感受到傳遞知識的快樂和責任。
實踐期間,我們組織了孩子們動手制作智能小車的活動。在我的指導下,孩子們親身體驗了從電路連接到編程操作的完整過程。雖然對他們來說有些困難,但他們的熱情和堅持深深打動了我。有一次,小華在編程時遇到難題,他反復嘗試了多次,終于成功讓小車按預定路線行駛。看到他臉上洋溢的笑容,我體會到堅持不懈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感。

圖為侗鄉學生成功組裝智能小車后與實踐隊員合影
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我深刻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有一次,我們的設備突然出現故障,大家迅速分工合作,有的檢查電路,有的查找資料,最后成功解決了問題。在遇到困難時,大家相互支持,彼此鼓勵,這種團隊精神讓我感動不已。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他人合作,共同克服困難,實現目標。
孩子們對科技的熱情與不懈努力讓我備受鼓舞。盡管有些實驗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小,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勇于挑戰并最終取得成功。小玲是一個勇敢的小女孩,在實驗失敗后毫不氣餒,重新嘗試,最終取得了成功。她的堅韌和勇氣不僅激勵了她自己,也深深觸動了我。面對困難,唯有堅持,才能走向成功。
這次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實踐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責任。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我不僅傳授了知識,更在他們的純真和堅持中收獲了感動與啟發。在一次午間的活動中,我們圍坐在教室里,孩子們紛紛講述他們的夢想。一個小男孩說:“我想成為一名科學家,發明很多有用的東西。”他的夢想讓我感受到教育的意義和希望。
在活動的最后,我們舉行了一次分享會,讓孩子們談談他們的收獲與感受。三年級的小玲興奮地說:“我特別喜歡今天做智能小車的活動,雖然有點難,但看到它動起來的那一刻,我真的很開心!”五年級的小明則害羞地分享道:“編程挺復雜的,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成功了,我覺得編程很有趣,像是在給小車發指令。”孩子們的真誠與熱情,堅定了我們繼續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信心。

圖為侗鄉學生分享收獲感悟
通過這次實踐,我深刻體會到科技教育對孩子們的積極影響。無論是他們對科技的熱愛,還是在活動中展現出的團隊協作精神,都讓我受益良多。這段經歷不僅讓我成長,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繼續投身科技教育的決心。
回憶起在侗鄉看到的孩子們,他們每天翻山越嶺走很遠的路去上學,而我們只短暫地體驗了他們的生活一角。這種對比讓我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教育資源,也堅定了為這些孩子帶去更多科技知識的信念。
離開侗鄉的那一刻,我的內心百感交集。我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這點點滴滴的改變,或許將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未來,我們計劃繼續深入更多偏遠地區,通過科技實踐,幫助孩子們拓展視野,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我相信,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機會。
這次實踐經歷讓我更加明白,科技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力量的賦予。未來,我將繼續堅持投身于此,用科技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

圖為實踐隊員與侗鄉學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