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期間,青島科技大學“紅心‘橡’塑,傳韻中華”實踐團在平度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調研。活動中,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大十里堡村泥塑作品的參觀、親身實踐泥塑的制作、參觀平度市博物館、在圖書館體驗非遺文化、在文化館門口調研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幾天的實踐,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歷史的積淀,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認同的體現。
同時,實踐團也在為積極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行動,提高當地人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以多種方式參與其中,讓這些璀璨的文化遺產能夠繼續在未來的歲月中閃耀。

在大十里堡村時,大家用心制作泥塑,將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融入其中,賦予了泥塑作品獨特的靈魂。一番努力后,充滿創意的泥塑作品逐一誕生,團隊成員們不僅學到了如何制作泥塑的方法,更在心靈深處得到了一次洗禮。這次親身實踐也讓成員深刻認識到,傳統手藝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參觀平度市博物館也是傳承弘揚平度非遺文化的重要活動之一。團隊成員一進博物館就深感震撼。史前文明的石器數不勝數,陶器,青銅器更是琳瑯滿目。通過與文物之間的對話,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博物館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這不僅是一個展示歷史的平臺,更是一個傳承文明的平臺。大家對平度市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會更加珍惜和愛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在圖書館中,團隊成員見識到了平度另外兩個著名的非遺文化,王亞利老師帶他們認識了多種香料,讓團隊成員了解到平度悠久的制香傳統和深厚的香道文化。韓曉慧老師為團隊成員介紹古琴的結構以及彈奏古琴時的擺放和坐姿,通過兩位老師的講解和指導,團隊成員深深體會到古琴與香料文化的源遠流長。古琴的悠揚琴聲,仿佛能激發出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而香料的馥郁香氣,則讓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這兩種文化的交融,不僅展現了平度的獨特魅力,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行讓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并非遙不可及,它其實就蘊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等待我們去發現、去傳承。平度的古琴與香料文化,不僅是平度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走進平度,親身體驗這里的文化魅力。

走進平度市文化館中,字畫和拓片琳瑯滿目,這些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團隊成員仔細觀察每一幅拓片,作為古代石刻、碑文的復制藝術品,它們都承載著歷史的滄桑與變遷。此刻仿佛能聽到古人的聲音穿越時空的呼喚,感受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在離開博物館的路上,這次參觀不僅讓團隊成員領略了藝術之美,更對歷史與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些字畫和拓片,是歷史的瑰寶,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寶貴財富。這些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浩瀚星海,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每一代人都有責任去傳承和保護這些文化遺產,讓它們繼續閃閃發光。

發放調查問卷是本次調研之旅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團隊成員錘煉自我的機會。在文化館門口他們與過往的路人交流非遺文化,討論非遺文化的重要性,也借此成功向當地百姓宣傳了平度特色非遺文化,為非遺文化事業貢獻力量。

在這幾天的調研之旅中,青島科技大學“紅心‘橡’塑,傳韻中華”實踐團的成員共同參與了多項活動,收獲了豐富的經驗和啟迪。無論哪一項活動,都讓團隊成員在非遺文化傳承的道路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非遺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