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一個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重大戰略,其內涵遠不止于經濟的增長和物質的豐富,它更是一個涉及鄉村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的系統性工程。其中,文化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位于日照市莒縣的陵陽街村始終把鄉村文化振興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有力激發了鄉村文化活力,為陵陽街道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先后獲得了“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創建文明先進村”、“全國創建無邪教示范村”、“山東省書香之村”、“國家森林鄉村”、“山東省宜居村莊”、“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村”等榮譽稱號。團隊從這一典型案例入手,通過實地調研,探索總結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文化振興的現狀、意義及發展路徑。
2024年8月20日,山東中醫藥大學三下鄉團隊成員來到陵陽街村,在當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首先閱讀陵陽街村簡介冊并觀看陵陽街村宣傳片,深刻了解陵陽街村過往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讓新時代先進文化和新思想入村、入戶、入腦、入心,為鄉村振興鑄魂、化人、興業的做法,為接下來的實地針對性調研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團隊成員觀看陵陽街村宣傳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形勢,陵陽街村選擇文化旅游這一發展的突破口,提出并實施了“文化興村 旅游惠民”和“黨建引領 文化鑄魂”的發展思路,把陵陽的“三大文化”,即“大汶口文化、漢文化、桂花文化”有效的融為一體,成為鄉村振興新的發展亮點。
據了解,陵陽街村是中國大汶口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區,這里出土的3000余件珍貴文物,證明“中華文明的號角率先在這里吹響,中國最早的文字在這里誕生”。團隊成員前往陵陽街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成立的“魯東南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暨陵陽河文化博物館”參觀調研,目前中心已整理、收藏文物一萬余件,每年接待參觀群體逾千個,成為宣傳莒文化的重要陣地,也成為陵陽街村發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礎,是陵陽街村用好文化資源,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的生動寫照。
(圖為團隊成員在魯東南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參觀合影)
(圖為原莒縣文旅局局長為團隊成員講解博物館文化)
隨后團隊成員前往依托千畝桂花園而打造出的“陵陽富桂園”這一集文化、桂花、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調研。陵陽街村開發建設占地8萬平方米的桂花公園,占地100余畝的桂花園區,建起了博物館、民俗館、文化中心、會議中心、游客中心、培訓中心等文化旅游及景觀設施,總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新建了古商業街和“建黨百年 世紀留聲”黨員教育基地,吸引了大批專家、黨員群眾、游客參觀研學等活動,豐富了鄉村文化休閑業態。服務桂花節打造的“陵陽富桂園”,擁有四大桂花門類,20年以上的桂花一萬余株,百年老桂花10余株,占地8萬余平方米,集文化、桂花、休閑、觀光于一體,將五千年來先祖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于新的文化景觀中,為特色突出、景觀鮮明、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旅游景區,吸引了大批專家、黨員群眾、游客參觀研學等活動,豐富了鄉村文化休閑業態。調研了解到陵陽街村創新文化業態,推動文旅融合,培育鄉村振興新功能,為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實現高質量共同富裕開辟新思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永續傳承。
2020年7月份陵陽街村成功獲批了國務院扶貧辦“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陵陽街)實訓基地”這一品牌,開啟了旅游+培訓的大幕,把旅游服務與研學式的社會培訓結合起來,較好的破解了旅游業規模小、檔次低、不溫不火,受疫情和突發事件的影響大的問題。團隊成員前往基地走訪調研,工作人員介紹到,基地將旅游服務與培訓的結合,妥善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矛盾,高密度的提升了設施使用效率,改善了游客結構,擴大了影響,提升了服務水平,同時推動了旅游服務設施的升級。規劃建設的游客中心,一期建設7000平方米,按四星級設計,增加床位260個,擴大餐飲規模500人。今年旅游旺季游客數量顯著提升,酒店、民宿的入住率和預訂率明顯提高,天天爆滿,甚至供不應求,餐飲行業客流量也得到顯著提升,陵陽街道的文化旅游市場正持續升溫。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干部在陵陽街實訓基地參觀合影)
近幾年,基地先后獲得“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黨員干部教學基地”、國務院扶貧辦“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陵陽街)實訓基地”、“中國鄉村振興創業帶頭人培養工程培訓基地”、中央農廣校“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基地”等稱號。今年上半年,完成培訓20期,培訓學員2232人次。黨史館、陵陽河博物館、民俗記憶館、文藏街等文化資源為學員實踐教學提供了典型教材,有效的詮釋了以文化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在黨史館參觀調研)
最后,團隊成員來到陵陽街道村級文化綜合服務中心、農家書屋、農村娛樂體育設施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參觀,團隊成員紛紛對其現代化的新面貌贊不絕口。據陪同的工作人員所稱,陵陽街村堅守鄉村文化建設的人民立場,鼓勵群眾參與,豐富精神生活,深入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戲”,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紅色閱讀”等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全民閱讀活動,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帶動廣大村民和家庭成員傳承好家風、培育好家教、建設好家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涌現出見義勇為等一批批先進典型,以千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為建設文明陵陽貢獻力量。團隊成員對當地村民進行問卷調查,村民也提出一致好評。
通過本次調研,團隊成員深刻意識到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文化振興既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也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它能夠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鄉村文化不僅具有教化培育、信息傳遞、提升認知、推動發展等功能,還是一種“精神生產力”。文化振興可以發揮“文化生產力”的物質力量,通過繁榮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提升鄉村文化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帶動作用,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關乎鄉村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更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鄉村文化振興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擔負起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使命,推進鄉村文化創新,重塑鄉土文化、涵養鄉風文明、繁榮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和產業振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