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金豆計劃”定西---鞏固鄉村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金豆計劃"點亮定西:暑期三下鄉實踐
鞏固脫貧成果,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金豆照耀定西,鄉村振興新篇章
在這個炎炎夏日,我有幸作為"金豆計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一員,踏上了前往甘肅定西的旅程。定西,這片曾經被貧困深深烙印的土地,如今正在“金豆計劃”的引領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尤其是在馬鈴薯、胡麻、筱麥、扁豆等特色農作物的種植與產業發展上,展現出了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隨著暑期的深入,我們“金豆計劃”隊伍帶著對農業科技的濃厚興趣和對鄉村振興的深切關懷,齊聚定西馬鈴薯種植基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 “金豆計劃”---鞏固鄉村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為主題, 旨在通過科技手段推動當地馬鈴薯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在炎炎夏日的七月,我們踏上了甘肅定西 “三下鄉”的道路。此行不僅是為了深入了解當地的農業生產情況,更是為了親身體驗農村生活,與農民伯伯共同探討發展之路。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我們便帶著期待與好奇,前往馬鈴薯種植基地的旅程。沿途,金黃的麥田在微風中搖曳,仿佛是大地的笑容,歡迎我們的到來。在抵達研究基地后,我們觀察到一篇盡然有序的馬鈴薯種植區,每株馬鈴薯植株均如同自然界孕育的后裔,正處在靜待收獲期的關鍵階段。通過種植基地叔叔們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馬鈴薯種植是需要播種原原種去獲得下一代馬鈴薯的種子,這樣子的基礎上,馬鈴薯才能有更好的長勢和喜人的樣式。
胡麻:古韻今風,傳承與創新的交響曲
莜麥:綠色希望,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扁豆:多彩田園,鄉村振興的亮麗風景線
隨后,我們參觀了胡麻、小麥、扁豆等農作物的種植區域。這些作物不僅是當地農民伯伯的生計來源,更是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的寶貴財富。在田間地頭,我們與農民伯伯們親切交談,聽他們詳細講述耕作的勞苦歷程,看到其顏面上的深刻皺紋與糙硬的手掌,均揭示了農作物生產背后的艱辛與不易。他們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對土地、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等多重要素相互作用的見證。 初遇陳強和王強兩位叔叔,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他們衣著樸素,面容憨厚,眼神中透露出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金豆播撒,脫貧摘帽
金豆開花,鄉村煥新
之后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踏入了那片兩千多畝的馬鈴薯種植基地。那一刻,我們才真正意識到,這兩千余畝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是農民們汗水與希望的結晶,是鄉村振興夢想的基石。隨著實踐的深入,我們逐漸了解到“靠天吃飯”這四個字的沉重與無奈。在連續幾年的干旱天氣下,每一滴雨水的降臨都顯得尤為珍貴。然而,陳強和王強叔叔并沒有向命運低頭,他們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不斷探索著適合當地條件的種植方式。他們引入了諸多智能機器,在種植和豐收中能更好的幫助到他們,嘗試種植抗旱新品種,以期在惡劣環境下也能獲得豐收。在“金豆計劃”的推動下,我們與兩位叔叔一同前往田間地頭,共同探索著馬鈴薯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定西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自產自銷,暢通鄉村經濟微循環
午后,我們來到了當地的合作社。在這里,我們見證了胡麻油的制作過程,從原料的挑選、炒制、壓榨到最后的提純與精煉,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農民伯伯們的辛勤汗水。而寬粉的流水線工藝更是讓我們驚嘆不已,工人們憑借其精湛的技藝,熟練地操作著機器,持續不斷地塑造出寬粉的形態,這些產品注定成為定西特色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料。這里的合作社遵循綠色生態的種植理念,拒絕使用有害農藥和化肥,確保每一顆果實、每一粒種子都飽含大自然的饋贈。從馬鈴薯到胡麻,從筱麥到扁豆,這些傳統而又富有特色的農作物,在合作社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與傳統銷售模式不同,定西的合作社選擇了自產自銷的道路。這意味著從播種到收獲,從加工到包裝,再到最終的銷售環節,合作社都親力親為,確保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同時通過減少中間環節,合作社能夠將更多的利潤留在農民手中,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此外,合作社還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拓寬了銷售渠道,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定西的美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定西合作社始終堅守品質第一的原則。它們注重農產品的品牌建設,通過提升產品包裝、加強宣傳推廣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合作社還建立了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確保每一批產品都符合國家標準和消費者需求。正是這樣的品質保證,讓定西的農產品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認可。
合作社的自產自銷模式不僅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通過合作社的引領和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轉變傳統觀念,積極投身到現代農業的發展中來。他們學習新技術、新方法,提高種植水平和管理能力,為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合作社還注重與周邊地區的合作與交流,推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總之,定西合作社的自產自銷之路是一條充滿希望和活力的道路。它不僅為農民帶來了更多的收益和機會,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定西的合作社將繼續發揚光大這一模式,為鄉村經濟的騰飛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合作社,我們有幸遇到了兩位種糧大戶。他們分別是王叔叔和張叔叔,兩位叔叔都有著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每人承包了2000多畝地,其中土豆種植面積最大。他們告訴我們,近年來,通過產供銷一體化的模式,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家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共同致富。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也加強了農民與市場的聯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利用所學知識,為合作社提供了市場分析、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建議;我們協助推廣綠色種植理念,提高消費者對馬鈴薯產品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收獲了寶貴的知識與經驗,更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艱辛與不易。經過數日的努力,我們見證了馬鈴薯種植基地的蛻變。原本荒蕪的土地上,如今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海洋。當看著那些茁壯成長的馬鈴薯植株時,我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比的驚訝。因為我們知道,這不僅僅是我們的成果,更是所有為鄉村振興默默付出的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定西馬鈴薯原原種種植基地:金色希望的搖籃
第二天,我們前往了原原種的種植基地。這里的種植棚整齊劃一,棚戶區的設施齊全,是現代農業技術與傳統種植方式相結合的典范。在溫室里,我們看到了原原種的驚人產量,感受到了科技對農業生產的巨大推動作用。這里孕育著金色的希望——定西馬鈴薯原原種種植基地。這不僅是馬鈴薯的故鄉,更是推動當地農業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
定西馬鈴薯原原種種植基地,依托先進的農業科技,致力于馬鈴薯良種的培育與研發。在這里,科研人員精心挑選優質種薯,通過科學的育種技術和嚴格的田間管理,培育出抗病性強、產量高、品質優的馬鈴薯原原種。這些原原種如同種子中的“芯片”,為馬鈴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地堅持綠色生態的種植理念,推廣使用有機肥和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確保馬鈴薯原原種在純凈無污染的環境中生長。這種綠色種植方式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也提升了馬鈴薯的品質和安全性,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
為了保障馬鈴薯原原種的質量和產量,基地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模式。從土地整理、播種、田間管理到收獲、儲藏、加工,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程進行。同時,基地還建立了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對每一批原原種進行嚴格的檢測和篩選,確保只有最優質的種薯才能流向市場。定西馬鈴薯原原種種植基地不僅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還通過產業化的運作模式,帶動了馬鈴薯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從種薯銷售到種薯加工、從馬鈴薯種植到馬鈴薯制品生產,整個產業鏈條的完善和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農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和創業夢想,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定西市寬粉巷子:舌尖上的老街記憶
除了參觀農業生產基地,我們還深入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在定西的市區,我們漫步在寬粉巷子,這里是定西寬粉的發源地,街道兩旁的店鋪琳瑯滿目,各種定西特色美食應有盡有。我們品嘗了正宗的定西寬粉,那細膩的口感、濃郁的湯汁,以及淡淡的薯香,讓人回味無窮。
此外,我們還參觀了當地的特產店,了解了定西的特色農產品,如馬鈴薯制品、胡麻油等。這些產品不僅是當地農業的結晶,也是定西人民勤勞智慧的體現。通過與店主的交談,我們了解到了這些產品的生產過程和市場前景,對當地的農業發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農村發展的緊迫性和挑戰。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平衡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關系,如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堅定了為農村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未來,我將繼續關注農村發展的動態,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推動中國農村的現代化進程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關注農村、關心農民,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挑戰與展望:金豆計劃助力鄉村振興的未來之路
展望未來,定西馬鈴薯原原種種植基地將繼續秉持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的理念,不斷提升馬鈴薯原原種的品質和產量,為推動我國馬鈴薯產業的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在這片金色的土地上,馬鈴薯原原種正孕育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原原種基地,我們還有幸參觀了當地的特色產業——馬鈴薯原原種的培育。這里的馬鈴薯原原種品質優良,是當地農業的驕傲。通過與技術人員的交流,我們了解到了原原種培育的重要性和技術要求,對馬鈴薯產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這里我才真正意義上體會到了土豆變金豆的過程。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把這次“三下鄉”活動的經歷和感悟融入到我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努力學習農業科學知識,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為將來的農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我還將積極參與到農村發展的相關研究中,通過學術研究為解決農村問題提供理論支持。
同時,我也將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回到農村,為農民朋友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無論是幫助他們學習新的農業技術,還是參與到農村教育中,我都愿意為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還將利用自己的社交網絡,傳播“三下鄉”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呼吁更多的人關注農村發展,參與到農村建設中來。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定西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中國的農村一定能夠迎來更加繁榮的春天。回顧這次“三下鄉”活動,它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積累,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將帶著這份經歷和感悟,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馬英 來源:百度及自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