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意盎然,水土情深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生的理念,8月5日至8月11日,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湖北省武漢市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參觀、調研、采訪、宣講等多種形式,探索濕地保護與城市發展雙贏之路,為生態環境保護貢獻青春力量。
傾聽濕地之聲,共繪生態藍圖
8月6日上午,隊員們來到藏龍島濕地公園,在工作人員的帶領和講解下,對濕地公園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途中,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濕地的水文狀況、土壤質量和氣候等方面的監測數據,講述了近年來濕地修復、限制開發等保護措施,帶我們領略了濕地生態環境改善、動植物物種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
通過與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隊員們深切感受到了他們對濕地保護事業的熱忱執著與責任擔當,學到了許多實用的保護策略和管理方法,豐富了專業素養,更為后續的實踐活動提供了重要支持。
濕地工作人員正在為團隊成員們講解 沈曼攝
深入濕地采樣,共筑生態防線
8月7日,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河流湖泊等關鍵區域,選取了十二個距離適中、分布均勻的采樣點進行采樣。在采樣過程中,隊員們遵守科學規范的采樣流程和保護優先的原則,精心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水、植物樣本。對珍稀植物采取少量采樣或非損傷性采樣,對于常見植物控制采樣數量,避免影響其種群,確保濕地自然資源得到保護。后續,實踐隊將通過對當地生境的多樣性及生態特征進行分析研究,為濕地碳匯提供數據支撐。
實踐團隊成員崔曼玉和劉鈺正在采集土樣 沈曼攝
宣傳濕地保護,共建生態家園
8月10日,為向公眾科普濕地生態功能,提升濕地保護意識,團隊成員走訪了公園內的游客和附近的居民,通過問卷調查和分發宣傳手冊,隊員們了解到,盡管近年來環保建設取得許多成就,但是仍面臨基層社區環保宣傳難、群眾認識不足的問題。加強濕地宣傳不僅需要創新宣傳方式,提高環保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更應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聯動,共同推動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實踐團隊成員曾曉爍正在分發宣傳手冊 郭巖攝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了濕地的生態功能和保護現狀,深刻認識到了濕地保護的重要性。他們表示,將把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帶回到學校,帶回到社區,積極宣傳濕地保護的重要性,以更高的熱情和更扎實的學習與工作,為濕地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