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巽糧巢”:創新農糧物流,助力鄉村振興
7月8日至20日,南京財經大學“科巽糧巢”實踐團隊深入蘇糧集團、中儲糧等糧食企業及樺墅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考察、交流互動,深入探討農糧智慧物流的發展前景,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力量。


圖為隊員參觀湖熟農業科技展示中心 圖為為實踐團樺墅村內合影
實踐團隊首站來到了當地糧庫。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隊員們參觀了糧庫的各個區域,詳細了解了糧食儲存、管理和運輸的全流程。糧庫負責人介紹道:“我們采用先進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和智能化管理平臺,確保糧食質量的長期穩定。”團隊成員對糧庫的現代化管理水平表示贊嘆,并就糧食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工作人員展開了激烈得討論。
“智能化管理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在保證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糧庫技術主管坦言。針對這一問題,實踐團隊成員提出了結合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的解決方案,得到了工作人員的認可。
第二站,團隊來到了樺墅村,深入農戶家中,了解當地農業生產情況。村民熱情地帶領隊員們參觀了自家的水稻田,詳細講解了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現在種地不比從前,我們用上了無人機噴灑農藥,省時又省力。”村民自豪地說。
隊員們還親身體驗了插秧、施肥等農活,切身感受農業生產的辛勞。在與農戶的交流中,團隊發現當地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普遍較高,但在應用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難。“我們很想學習新技術,但有時候覺得太復雜,不知道從何下手。”一位農戶說。
針對這一問題,實踐團隊成員提出了建立“農技幫扶”微信群的建議,通過線上平臺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交流機會。這一提議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響應。
第三站,團隊前往當地一家大型農業科技展示中心進行參觀學習。企業負責人向隊員們介紹了公司在農糧智慧物流方面的創新實踐。負責人介紹,“我們正在開發一套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糧食溯源系統,希望提高糧食質量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實踐團隊成員就智慧物流系統的設計和實施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如何整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物流管理展開了熱烈討論。企業方對團隊成員提出的創新思路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并表示希望未來能有進一步的合作機會。
在本次的的實踐活動中,“科巽糧巢”團隊不僅深入了解了農糧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還通過實地考察和交流,發現了當前農糧物流領域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此次實踐活動讓他們對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通過這次實踐,我深刻認識到農業現代化和智慧物流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團隊負責人說,“我們將把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思考帶回學校,繼續深入研究,為我國農糧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收獲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樺墅村村委會表示,將認真考慮團隊提出的建議,積極推動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同時,參與交流的糧食企業也表示,愿意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研究的機會,共同推動農糧智慧物流的創新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水稻田 圖為團隊成員幫助農民賣糧


圖為團隊成員在稻田里插秧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農民的耕種經驗
“科巽糧巢”團隊的指導老師對此次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學們通過親身實踐,深入了解了農村發展和糧食管理的現狀,這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創業都會有很大幫助。希望他們能夠將這次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創新的動力,為我國農業現代化 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讓“科巽糧巢”團隊對農糧智慧物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為他們的創業項目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市場洞察。團隊表示,將繼續深入研究,努力打造一個能夠有效連接農戶、糧食企業和消費者的智能物流平臺,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巽糧巢”團隊的實踐活動是當代大學生關注國家糧食安全、投身鄉村振興的縮影。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年輕一代正在為中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產學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農糧智慧物流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通訊員 袁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