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暑期實踐團:斛夢啟航,機巧護航:石斛楓斗成型加工機器助力石斛產業振興實踐團成員啟航合照
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宣傳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實踐團來到了六安市霍山縣太平畈鄉,通過走訪參觀、調研訪談、機器展示交流等方式展開調研,旨在深入了解當地石斛種植狀況、探索產業發展潛力,并促進科技與農業的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實踐團成員啟航合照

圖為實踐團隊與當地政府人員合照
支農新勢力:石斛加工機器助力農業發展
在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實踐團成員與當地黨員、種植戶代表等進行了一次分享交流會,致力于推動鐵皮石斛加工業的轉型升級,用科技為農業助力。在會議現場,實踐團成員展示了自主研發的鐵皮石斛加工機器,詳細介紹其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優勢。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加工機器進行介紹
實踐團成員詳細地介紹了這臺加工機器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點、注意事項等,通過生動的圖文展示和耐心細致的解說,確保在場的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深入理解這臺機器是如何高效、精準地完成鐵皮石斛楓斗的繞條加工步驟。在機器介紹結束后,王家店村黨支部書記何志對通過機械化實現楓斗加工表示認可,此外還提出了機器加工石斛的美好愿景,為實踐團提供了寶貴意見。
深入農民:問需解難助發展
為深入了解當地石斛發展現狀與難題,實踐團成員采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現場觀察相結合等方式,對當地石斛種植戶、加工戶進行了調研訪談。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農戶種植棚


圖為實踐團成員入戶調查
實踐團成員在太平畈鄉深入當地民眾,采集調研資料,對當地石斛種植戶、加工戶等進行訪談,如種植或銷售中的最大難題、銷售渠道、加工難題、希望獲得的幫助或者培訓等,通過這些問卷訪談,使實踐團成員對當地石斛種植、加工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團隊和當地居民也對一些解決方法進行了探討。
文化印記:探索霍山石斛的發展歷程
為更充分了解當地石斛發展相關歷程等,實踐團成員前往霍山石斛文化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
在這次參觀學習中,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了霍山石斛的發展歷程、種植技術、藥用價值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知識。他們通過觀看展覽、聽取講解、交流討論等方式,對霍山石斛的生態環境、生長條件和種植技術,以及其在中醫藥領域的重要地位和應用價值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為后續的入戶調查訪問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學習霍斛文化博物館
紅色足跡:革命紀念館之旅與思想引領
用“紅色”領航綠色振興之路——實踐團前往太平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進行學習。成員們跟隨講解員的步伐,仔細參觀了館內陳列的珍貴革命歷史資料,重溫了太平縣乃至整個大別山地區的革命歷程,對紅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本次參觀學習,成員們進一步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懷,他們表示,要將這次參觀學習的感悟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投身于社會的各項建設之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學習革命紀念館
科技興農,智慧賦能,共譜鄉村振興新篇章。通過本次“斛夢啟航,機巧護航:石斛楓斗成型加工機器助力石斛產業振興”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與當地農民進行了深切的交流,希望自主研發的機器能在當地石斛產業中發揮作用,同時,成員們深刻認識到科技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將繼續助力科技支農興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