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湘潭理工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茶韻紅途追夢”實踐隊分別前往蔣先云故居和校園會議遺址進行參觀學習。隨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入推進,湘潭理工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師生開展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踐教育的方式,讓團隊成員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在大坪塘村和小源村,師生們同紅色基地的講解員進行了深入的互動,團隊成員參觀了蔣先云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蔣先云故居、小源會議遺址。

在館內,隊員們一邊聽講解員講解一邊參觀學習,蔣先云烈士事跡陳列館一共氛圍四個部分,分別是“初心如炬”“勇?lián)姑?rdquo;“信仰如磐”“革命先鋒”。
參觀完蔣先云故居,隊員們知道了蔣先云烈士的生平經歷,從一個窮小子到軍中將領,從一個舊時代軍人到共產黨人,后成為黃埔軍校的第一名,蔣先云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矢志報國的一生。隊員們深刻感受到先輩們的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先輩們的精神,為我們的國家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才有了這么幸福美好的生活!”鄒昊希同學說。
接著前往小源村,在參觀遺址之前,通過講解員的講解。李講解員介紹,當時紅軍長征路線,湘江戰(zhàn)役血流成河,在此次戰(zhàn)役中犧牲了五萬名紅軍戰(zhàn)士,當地還流傳著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話語。如今已經遠離了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不應忘記那個時代的將士們的奉獻,更要緬懷當時他們的崇高精神。
在參觀的過程中,團隊成員了解了當時的優(yōu)秀將領:任弼時、李達、蕭克、王雯等人。對將領們的雕像進行鞠躬行禮,以向先烈們致敬。

觀看完微電影,隊員們深刻感受到所謂的“軍民魚水情”,深刻感受到軍民之間親密關系,感受到了軍隊子弟兵對人民的愛護,人民對子弟兵們的支持與擁戴。
此次活動中,村民們對隊員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他們紛紛表示,隊員們的到來讓他們看到了紅色文化延續(xù)下去的希望,還為鄉(xiāng)村發(fā)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當地政府還對湘潭理工學院的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對傳承和發(fā)揚紅色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隊員們也表示,這次活動更深入地認識先烈們,更熟悉了紅軍長征路線和過程,也堅定了團隊為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紅色精神貢獻力量的決心。
這次三下鄉(xiāng)的實踐活動,隊員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紅色精神重要性,將繼續(xù)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為弘揚紅色精神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