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學子暑期三下鄉|回顧千年華夏,體驗非遺文化
微雨如酥,一場以“紙”為媒,以“綢”為魂的非遺文化盛宴如詩綻放。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西部夢想社團云南向日葵支教隊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法斗鄉坪寨CPA春蕾小學舉行了一場古色古香的非遺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春風化雨般,喚醒了沉睡在歷史長河中的華夏記憶。此次活動以“回顧千年華夏,體驗非遺文化”為主題,旨在讓每位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

圖為全體隊員和小朋友們結束后合影 唐婕 攝
流彩絲韻-水拓絲巾環節
水拓畫是一種古老的絲綢染色技藝,通過將顏料滴于水面,利用水的張力和顏料的流動,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圖案。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同學們都親手制作了屬于自己的水拓絲巾。同學們首先把搭配好的顏料滴在清澈的水面上,顏料如夢似幻地舞動,接著屏息凝神,將絲巾輕輕地覆蓋在水面上,等待絲巾緩緩吸取水中的色彩,最后取出晾干即可。每一次嘗試,都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每一條絲巾,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詩篇。

圖為同學們在進行“水拓絲巾”游戲環節 郭逸旋 攝
紙韻千年-傳統剪紙環節
剪紙藝術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精湛的制作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都展現著傳統文化的底蘊。同學們紛紛創作著自己的剪紙作品,手中剪刀輕揮,如同魔術般,便在紅紙上綻放出繁花似錦。每一剪每一劃,都透露著傳統文化對美的追求。一幅幅生動的剪紙作品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讓人嘆為觀止。

圖為“傳統剪紙”環節 林焓婧 攝
“紙”因有你-紙編環節
紙編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術的一種,其起源與古代中國的造紙術和編織工藝密切相關。紙條在同學們的指尖輕盈跳躍,交錯編織出一幅幅生動的圖案:紙編中國結、紙編小魚、紙編桌墊……妙趣橫生的紙編活動讓同學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獨運的見證;每一縷紙香,都承載著歷史的溫度。
圖為同學們制作“紙編”環節 顧小康 攝 絲雨霏霏,華夏千年。在歡聲笑語中,活動緩緩步入尾聲。通過親身體驗,同學們紛紛表示被非遺文化的魅力所吸引。這不僅是一次文化的洗禮,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此次活動不僅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春風中綻放,更為同學們種下了一顆顆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能和同學們一起,在非遺文化的海洋中,繼續揚帆起航,用一顆敬畏之心,守護這份跨越千年的美麗。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陽光下,綻放更加燦爛的光芒;讓每一顆熱愛文化的心,都能找到歸宿。讓我們和同學們攜手共進,一起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
作者:張米樂 來源: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西部夢想社團云南向日葵隊
- 心聲共鳴,花語綻放
- 2024年7月15日, 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實踐基地,“紅籽同心,文脈共鑄”民族團結實踐團以朗誦《盛開的民族團結之花》為主題,
- 08-02
- 如愿以歌,心聲共鳴
- 2024年7月14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紅籽同心,文脈共鑄”民族團結實踐團成員們在實踐基地舉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合唱活動,以《如愿》這
- 08-02
- 民族舞蹈映團圓,文化交融繪和諧
- 為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加深學員們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理解,共同慶祝中華民族的多元與和諧,2024 年 7 月 13日,在湖南第一
- 08-02
- 新疆帽藝傳心手,傳藝手工坊繪團結
- 為促進文化交流,加強學員間的相互理解和團結,2024 年 7 月 12日,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實踐基地,“紅籽同心,文脈共鑄”民
-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