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唐琬晴 林晗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實踐團隊成員的野外調查及鳥類辯識的能力,奠定華中農業大學赴湖北省神農架實踐團進行社會實踐的經驗基礎,7月23日,實踐團全體成員驅車前往湖北省武漢市周邊各處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了對湖北省夏季水鳥的觀測調查。

(圖為實踐隊員觀察水鳥 林沐堯 攝)
首先,實踐團成員在學校里曾出現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彩鹮的池塘邊進行了初步培訓。隨后進行團隊成員分組前往武漢各區、孝感、黃石、黃岡等處對當地府河、朱湖、蓮花湖、金沙湖等濕地保護區的水鳥進行觀測記錄。調查結果反映了湖北省繁盛的夏季水鳥繁殖景觀,發現了東方白鸛、藍喉蜂虎、水雉、白胸翡翠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圖為實踐隊員觀察鳥況 莊宿佳 攝)
在對當地水鳥進行觀測的過程中,實踐隊員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夏季連綿的降水讓大家渾身濕透,三十度以上的高溫讓隊員們汗流浹背,濕地保護區的特殊地理因素也給實踐調查帶來了泥濘濕瘴的調查環境……這些都是在進行水鳥調查時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此外,由于湖北省今年春夏季降雨量較大,調查隊員們經歷了暴雨侵襲,泥地陷車,保護區淹沒等困難。盡管如此,在大家的頑強拼搏下,預調查還是取得了圓滿的結果。
此次調查,實踐隊克服了許多徒步野外會面臨到的問題,也認識到了湖北省各濕地保護區的各種鳥類。此次實踐活動為赴神農架社會實踐奠定了基礎,也積累了經驗。
為提高社會實踐調查科學性和有效性,充足的準備與基本的培訓工作必不可少。如果說科普宣講為此次社會實踐文明了精神,本次水鳥預調查則通過實踐為社會實踐野蠻了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