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鎮7月10日 周敏盈訊)
廣東醫科大學尋港志愿服務隊宣傳游魚非遺文化三下鄉活動來到了第五天,今天隊員們的活動是游魚墻繪和社會調研。上午繪畫小分隊熱情昂揚地出發,他們手持畫筆,用心描繪出各種各樣的魚形圖案。每一條魚都充滿創意和個性,色彩鮮艷,線條流暢,給人一種愉悅的視覺享受。活動過程中,隊員們展現了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相互配合,仔細勾勒每一個細節,從魚鱗的紋理到魚鰭的曲線,都精益求精。傍晚時分,調研小分隊來到北坡居民活動的廣場,在問卷調查中,隊員們熱情詢問當地居民關于游魚文化認知的問卷,收集了大量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居民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問卷調查,他們對游魚非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表達了一定對這一文化遺產的支持意愿。
圖一:隊員在為游魚墻繪上色。(周若瑄 攝)
游魚白色的身體印有紅色的花紋,特有的圖案是北坡游魚的特色,隊員們細細描繪,手中的畫筆是無聲的表達,是展現的無限青春與熱情,是弘揚游魚文化的堅定決心。
圖二:隊員在勾繪游魚的魚鰭。(周若瑄 攝)
隊員仔細描繪游魚的細節,每一筆都流露對這項非遺文化的熱愛與敬意。墻繪漸漸地在隊員們的筆下完成,從簡潔的線條到豐富的色彩,展現出游魚文化的獨特魅力。墻上的魚似乎隨時會游動起來,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與文化的傳承。
圖三:夜晚時分隊員們仍堅持為游魚上色。(丁瑤 攝)
天空漸漸褪去白天的光彩,夜幕降臨,但隊員們在點點月光下仍然堅持游魚墻繪。夜色中,墻繪逐漸完成,游魚在星空下栩栩如生,仿佛在靜謐的夜晚中躍動,訴說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的美麗。
圖四:隊員在調查當地村民對游魚文化的了解程度。(王瑋瑋 攝)
隊員們耐心地詢問村民們問卷調查的問題,村民也積極配合,問卷調查有助于我們了解游魚非遺文化的傳播程度,并未我們找到更好的傳播途徑,更好的的與新時代相結合的創新方式提供了指引。
圖五:隊員在向北坡游樂廣場的老板進行游魚問卷調查。(周敏盈 攝)
傍晚時分,隊員們來到當地村民喜歡飯后聚集消遣的廣場進行問卷調查。村民表示參與過游魚活動,也耐心地回答隊員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