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紅色筑夢實踐團走進西津渡,開啟“古渡研學,紅色筑夢”之旅
七月六日的清晨,陽光灑在古老的街道上,江蘇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紅色筑夢實踐團的學子們踏上了前往西津渡的研學之旅。他們以“古渡研學,紅色筑夢”為主題,追尋歷史的腳步,感悟文化的底蘊,汲取紅色的力量。
實踐團首先沿著這條承載著數千年風霜的古街緩緩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歷史的深處,駐足間,那些斑駁的石板路、古樸的建筑,無不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西津渡厚重的文化底蘊。
實踐團成員沿著古街緩緩前行 徐英航 供圖
隨后,一行人步入了溫馨的西津渡紅色驛站,這里不僅是旅途中的休憩之地,更是傳遞溫暖與正能量的港灣。驛站內,一杯杯免費茶水暖人心扉,志愿者叔叔以滿腔的熱情和自豪,分享著紅色驛站所提供的細致服務,從文明引導到緊急救援,每一處細節都彰顯了其服務的高品質與深厚內涵。留言墻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如同天南海北的游客共同編織的溫暖記憶,實踐團成員們也紛紛留下自己的足跡,希望這份紅色精神能繼續傳遞下去。
實踐團成員領略紅色驛站文化 徐英航 供圖
在驛站志愿者的盛情邀請下,實踐團留下了珍貴的合影,并將這份美好的回憶定格在了鏡頭之中。志愿者還承諾,將把他們的研學經歷記錄下來,與更多的人分享這段難忘的旅程。
實踐團成員在紅色驛站里合影 徐英航 供圖
接下來,實踐團來到了鎮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其中“白蛇傳傳說文化展示廳”引起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白蛇傳傳說”,不僅是鎮江市的驕傲,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展示廳內陳列著眾多國家級和省級非遺傳承人的作品,以“白蛇傳傳說”為主題的民間工藝品琳瑯滿目,同學們在此駐足良久,沉浸在鎮江傳統文化的海洋中。
實踐團成員李恒頡正在講解身后陳列物品故事 徐英航 供圖
離開非遺保護中心,實踐團來到了中共鎮江地方史館,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黨史有獎問答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大家通過抽取題目、回答問題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對鎮江方志及黨史故事的理解,還感受到了志愿工作者們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他們耐心細致的講解,讓實踐團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中共鎮江地方組織帶領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從革命斗爭的烽火歲月到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每一步都凝聚著鎮江人民的智慧與汗水。
實踐團成員參加黨史有獎問答活動 李恒頡 供圖
志愿者得知實踐團來自全國各地,便熱情地向他們介紹了附近的伯先公園和西津渡的其他紅色景點,自豪地講述了鎮江的歷史與文化,讓同學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領略了鎮江的風采,感悟了鎮江的歷史,學習了鎮江的黨史。在歡樂的氣氛中,志愿者還邀請同學們合影留念,記錄下了這次難忘的研學經歷。
實踐團成員在中共鎮江地方史館門前合影 徐英航 供圖
最后,當實踐團成員們步入中共鎮江地方史館,那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生動的實物展品,更是將他們深深吸引。這里不僅記錄了中共鎮江地方組織在百年風雨中不懈奮斗的歷程,更展現了鎮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用勤勞與智慧書寫城市發展的壯麗篇章。通過此次研學活動,實踐團成員們不僅收獲了豐富的黨史知識,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他們紛紛表示,將把這份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實踐團成員李恒頡正在講解身后陳列物品故事 徐英航 供圖
江蘇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紅色筑夢實踐團的學子們在西津渡的研學之旅中,不僅觸摸了歷史的脈絡,感悟了文化的精髓,更在心中種下了紅色的種子。他們帶著對鎮江黨史的深入理解和對紅色精神的深刻領悟,將繼續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以青春之我,續寫奮斗之歌。他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