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尋非遺記憶,助力鄉村振興。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學生關注鄉村發展,投身鄉村振興,走進傳統村落,深入了解并學習了非遺文化,并通過親身體驗拓印、制作墨塊等文化活動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7月5日,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行知實踐隊來到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澤泉鄉潘家灣開展“探尋非遺印記,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
二、認識植物拓印,了解非遺文化。
實踐隊秉承著“傳承非遺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當地村干部的帶領下,深入潘家灣研學基地,并入戶開展有關“植物拓印”的調研,通過走訪交談,深入了解到傳統拓印技藝歷史悠久,是中國獨特的保存金石文獻的方式,“植物拓染”通過敲擊自然界中采集的花、草、莖葉等植物,把汁液在天然纖維材料上染色,這種拓染技藝類似于古老的押花工藝,具有環保性和獨特性。
三、體驗植物拓印,傳承非遺技藝。
潘家灣研學基地負責人為實踐隊成員詳細講解了植物拓印制作流程與注意事項后,實踐隊成員迫不及待體驗了植物拓印的制作。隊員們將各式各樣的樹葉作為原材料,用透明膠帶固定樹葉,用特制的釘錘敲打樹葉,制作出一幅幅帶有植物記憶的美麗畫作。
四、教育之光照鄉間,知識傳遞希望情。
為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更加高效地完成假期作業,對所學知識查缺補漏,養成學習的好習慣。行知實踐隊在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每天晚上開展“愛心作業輔導,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團隊成員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們進行不同方式的輔導,并針對他們的薄弱科目進行強化與提高。在晚上輔導作業工作中,暑期三下鄉團隊成員主要負責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利用自身所學知識并加以細致化地向學生們講解難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幫助了學生們進行學習上的查漏補缺。除此之外,針對性的向學生們講授了許多課外知識,如黨史、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的由來等,并積極引導學生們養成關注時事新聞的習慣。學習之余,隊員們還穿插一些學習游戲,寓教于樂,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在隊員們悉心講解、循序漸進的引導下以及開心的玩耍中,不僅降低了課后家長輔導學生功課的難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小朋友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給小朋友們的假期生活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在深入落實推動鄉村文化傳承、教育振興中,深刻認識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通過非遺文化與美學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實踐團成員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非遺文化的認識,成員們紛紛表示今后要積極了解、學習和弘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