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學子三下鄉:尋港志愿服務隊深度挖掘北坡游魚文化
(通訊員 張筱玥)湛江訊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各地紛紛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名片。廣東醫科大學尋港志愿服務隊積極響應這一號召,于7月5日前往廣東湛江遂溪北坡鎮。7月6日,尋港志愿服務隊開展了一系列以“游魚文化”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文化走訪調查填寫問卷、拍攝游魚文化前世今生小短劇以及在老圩村廣場的墻面繪制游魚墻繪。
(一)文化走訪:問卷調查記錄游魚文化現狀
在志愿服務活動的第一階段,志愿服務隊員們深入北坡鎮,進行了一場詳細的游魚文化走訪調查。他們通過面對面采訪、問卷調查等形式,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詳細了解游魚文化的歷史、現狀及發展愿景。鄰里街坊的居民們對于志愿者們的詢問十分配合,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些熱心居民還邀請志愿者們來到屋內,拿出自己家中親手制作的游魚彩燈進行展示講解。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走訪,全面了解游魚文化的傳承情況,記錄下它在現代社會中的變遷,”尋港志愿服務隊隊長周若瑄說道,“這些寶貴的一手資料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游魚文化的全貌,也為日后的文化保護與傳承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文化傳承:拍攝游魚文化前世今生小短劇
在收集到大量的調研資料后,志愿服務隊根據這些資料創作了一部反映游魚文化歷史與現狀的小短劇。這部短劇以北坡鎮游魚文化的歷史為背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角色表演,再現游魚文化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從選擇拍攝地點到鏡頭語言,志愿者們都經過深思熟慮,按照高標準,想要打造出一部高質量且令人喜聞樂見的小短劇,擴大游魚文化的對外傳播范圍,
(三)文化傳播:墻繪展示游魚文化的藝術魅力
為了進一步宣傳和推廣游魚文化,志愿服務隊在老圩村廣場的墻面上繪制一幅巨大的游魚文化墻繪。這幅墻繪計劃將以豐富的色彩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再現游魚文化的核心元素,繪制過程中吸引了眾多村民駐足觀賞。
“墻繪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上了游魚文化,”參與墻繪創作的志愿者張筱玥說道,“通過這種直觀的藝術形式,我們希望能讓游魚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和傳承它。”
(四)多方支持:共同推進文化保護與傳承
尋港志愿服務隊的此次活動得到了廣東醫科大學、北坡鎮政府及當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廣東醫科大學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北坡鎮政府則在活動的組織協調和后勤保障方面給予了極大的幫助,而當地居民則以熱情的態度和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
(五)結語
廣東醫科大學尋港志愿服務隊在湛江遂溪北坡鎮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為當地文化保護和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尋港志愿服務隊的游魚之旅還在持續進展中,志愿者們將拿出更加飽滿的熱情宣傳北坡游魚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張筱玥 來源:廣東醫科大學尋港志愿服務隊
- 當青年遇上鄉村振興
- 2024年7月4日,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助力攀枝花,果香溢滿園”鄉村振興促進團指導老師劉春艷、封燦攜12名同學共赴四川攀枝花鹽邊縣紅格鎮
-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