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支教行,知識傳遞情
2024年1月19日,愛的三角支教團山東分隊踏上支教的征程,來到了一所農村小學——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前寧小學,并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
在此次支教期間,愛的三角支教團山東分隊以“做孩子們所需要的”為口號,首先針對不同年級相應地開設了不同的文化課程。一年級的“象形之美”帶領孩子們辨認簡單的象形文字如“日”“月”“山”等,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力用象形文字畫出一副美麗的圖畫,感受漢字的魅力與趣味;二年級的“孩子們的詩歌課”從孩童的眼光去解讀詩句,鼓勵孩子們拿起筆去創造自己的小詩;三年級的“走進成語”由八仙過海的故事導入,推動孩子們去探尋成語背后的深刻文化內涵與歷史意義,讓孩子們在生活與寫作中主動地聯想和運用成語;四年級的”辯論之趣”為孩子們引入辯論和辯論賽的概念,讓孩子們在思辨表達中找到更加自信的自己;五年級的“Dream”用鼓舞性的內容與生動的韻律讓這些英語薄弱的孩子們勇敢大聲讀英語;六年級的“哲思悠悠”從兒童哲學的視角切入,用簡單的故事和道理引發孩子們的思考,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同時,支教團積極與校方交流對接,在孩子們需要的科學課上下功夫。從簡單的認識植物到復雜的遇見宇宙,從地震來了怎么辦到
介紹廣闊的中國地形,支教團為孩子們講授了種植養殖、防災減災、疾病防治和食品安全等相關的科普知識,盡其所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為孩子們多做一些他們真正所需的實在事。
一周的支教時間,見證的是孩子們和支教團的雙向成長。支教團在與老師的溝通采訪中了解孩子們所缺的教育內容以及對教育和學習的態度,以作為設置課程的重要依據,在與孩子們不斷地相處中反復打磨課件的每一處細節,教案內容精細到分鐘,且每位成員都在本節課教授完后做好總結與反思。同時,孩子們也會在與支教團成員的相處中主動表達對課程的喜愛與興趣,勇敢地
說出自己的小目標與夢想,去相信知識有改變命運的力量,相信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的未來。
支教隨孩子們放寒假而告終,但愛與夢想一直在路上。愛的三角支教團用實際行動搭起了高校、大學生與支教地三方交互的以愛為名的穩固三角形,用愛奉獻弱勢群體,用愛促進教育公平,
認真聆聽孩子們的所想所需,專注與孩子們相伴的時光,并和他們一起,追逐光、成為光、發散光!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好數學老師
- 好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啟發者、引導者和支持者。而好的數學老師我認為應該充滿熱情和愛心,具備出色的教學能力,還應該關心學
- 02-27
- 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及應對策略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分析其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通過文獻綜述和實證研究,發現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主要包括
- 02-27
- 初中數學老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
- 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老師,僅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其還應當具有優秀的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數學知識。隨著
- 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