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日照2月23日電
(通訊員 陳雨欣、周欣怡)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依托北京、山東的紅色資源,以追溯紅色記憶、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為主線,開展多項活動來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憶紅色崢嶸歲月,爭做時代追夢青年”實踐團于2024年1月21日至2月25日期間赴山東、北京等地的紅色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檔案館、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2024年1月21日實踐團成員陳雨欣、馮嘉悅、陳景堂首先赴孔繁森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館進行參觀,紀念館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向實踐團的成員展示了孔繁森同志兩次赴藏的決心與勇氣以及聊城數百名革命烈士為國捐軀的英勇與無畏。通過此次參觀,實踐團對聊城市的紅色史事和黨員精神有了更深層面的認識與領悟。
圖為實踐團成員紀念館合影 實踐團成員陳景堂供圖
2024年1月28日,團隊成員王浩琳來到了位于淄博市沂源縣的朱彥夫事跡展覽館。展覽館介紹了朱彥夫老兵從參軍到退伍后回鄉投身家鄉建設的事跡。參觀結束后,實踐團成員感悟到:“人民楷模朱彥夫,不畏艱難,克服身體問題,一心撲在保家衛國與發展家鄉、服務人民上,這樣的黨員精神與覺悟是我們青年人應當學習與踐行的。”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朱彥夫事跡展覽館拍攝 實踐團成員王浩琳供圖
同日,實踐團成員田淑景去往膠州市烈士陵園進行參觀,步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高12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走過烈士事跡陳列室,成員來到了烈士墓,看到一座座烈士的墓碑,實踐團成員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實踐團成員感悟到:“在回家的路上,烈士墓上的年月使我久久難忘,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青春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膠州市烈士陵園拍攝 實踐團成員田景淑供圖
2024年2月12日、15日實踐團成員周欣怡前往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天安門廣場觀看降旗、升旗儀式。周欣怡滿懷驕傲與自豪地講述到:“這真是真真切切看了一場獨屬中國人的浪漫!國旗士兵們隊列整齊,在一聲聲的國歌中,國旗分毫不差的升落。”2月13日前往豐臺區盧溝橋城內街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實踐團成員周欣怡感觸頗深,她表示:“我們應該加倍珍惜當代的幸福生活,這是無數英雄先烈秉持著一股為中華之崛起的信念,一種為中華民族而奮斗的信仰,拋頭顱,灑熱血,因為他們的英勇奮戰,才有我們如今的安居樂業。“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拍攝 實踐團成員周欣怡供圖
而今我們生活在21世紀,紅色教育必不可少,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是當代青年應該自覺承擔的責任與擔當。作為新一代青年,應學習無數革命烈士為國捐軀的革命信仰和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緊握時代接力棒,為祖國的建設投入自己的一份力量。深入挖掘當地的紅色資源,進行開發宣傳,打造紅色文化數據庫,數字化為紅色文化進行資源賦能,努力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