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映丹霞,醉美遵義紅。為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2月1日,江蘇科技大學海洋學院“砥礪黔行”實踐團赴貴州省遵義市遵義會議會址紅色街區開展“尋偉大轉折,訪紅色遵義”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重點游覽了遵義會議會址及紀念館,了解了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史和紅軍長征史中的重要意義。
樓·承載紅色記憶 首先,實踐團隊隨講解員踏入一座看似不起眼的獨棟小樓,在她的娓娓道來下,1935年1月遵義會議在此舉行的場景仿佛在大家眼前重現。該樓原為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為一棟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80年來,樓外還有一棵老槐樹從碗口粗到10余米高,同小樓一起陪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聆聽紅軍生死轉折的故事。

圖為實踐團隊參觀遵義會議會址“彭德懷 楊尚昆住室”。

圖為實踐團隊在會址外傾聽老槐樹和會址的故事。
館·傳承長征精神 接著,實踐團隊走進遵義會議紀念館,詳細了解遵義會議相關內容。遵義會議召開于紅軍在長征途中遭遇嚴重挫折,面臨生存危機和內部分裂的重要局面時,是中國共產黨內部對于黨的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抉擇。該紀念館展覽內容包括前言、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遵義會議偉大轉折、轉戰貴州出奇制勝、勇往直前走向勝利、遵義會議精神永存、結束語共七大章節,同時包含了圖文、油畫、文物、雕塑、大型景觀藝術等藝術形式,對遵義會議及紅軍長征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充滿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實踐團成員表示,紅軍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故事永遠熠熠生輝,令我們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和對家鄉作為紅色圣地的認同感油然而生。

圖為講解員向實踐團隊介紹遵義會議與會人員雕像群。

圖為實踐團隊觀察紅軍長征路線地形沙盤。
街·感悟時代發展 最后,實踐團隊先后參觀了圍繞在遵義會議會址周圍的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警備司令部舊址、陳云展館、蘇維埃銀行舊址等地。它們已同遵義會議會址共同組成了一片紅色街區,供全國各地的人們深入了解中國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先烈的奮斗精神和革命精神。正是前輩們用自己的奮斗和汗水換來了如今會址周圍的熙熙攘攘、安定幸福,他們“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獨立自主、團結統一”的精神力量也將始終鼓舞著我們奮力前行。

圖為實踐團隊參觀紅軍干部大會場。

圖為“砥礪黔行”實踐團在遵義會議會址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