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愛黨、愛國熱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河海大學“追光”赴安徽渦陽支教團在安徽省渦陽縣圣堯小學給同學們帶來了以“紅領巾心向黨”為主題和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教育課。
圖為“紅領巾心向黨”主題課。(周楨 攝)
紅日冉冉升起,國歌雄壯激昂,襯著黎明,傍著朝霞,五星紅旗已經在祖國大地上隨風飄了七十多年。在這短短的七十多年里,祖國母親走過了滄桑坎坷,踏過了荊棘之路,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最終走向了繁榮富強。2023年7月12日,懷著對祖國母親的敬畏之情,支教團成員帶領同學們走進這堂特殊的主題課。“立正,敬禮!”,教室里傳來了老師的口令聲,主題課以學習少先隊敬禮姿勢開始。同學們一個個站得筆直,雙眼目視前方,眼神堅定,右手五指并緊,高舉過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認真態度。“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將由你們創造!”授課老師慷慨激昂的話語回蕩在整個教室,同學們也發出由衷的肯定。
圖為圣堯小學學生認真學習敬禮。(周楨 攝)
主題課程中,支教團老師帶領同學們了解了中國少年先鋒隊旗,紅領巾的象征意義,認識了黨旗、黨徽,講述革命烈士劉胡蘭的故事。
英雄精神值得銘記,紅色記憶永不忘懷。在這節特殊的黨史教育主題課中,給同學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或許便是劉胡蘭那種英雄就義灑熱血的精神。在聽支教團的老師講述過劉胡蘭的故事之后,不少同學都深有感悟。“我曾經聽說過劉胡蘭的英雄事跡,真的很敬佩她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我真想給劉胡蘭敬個少先隊禮,來表達我內心的敬仰!”,“劉胡蘭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她這種英雄精神值得我們銘記”。革命年代劉胡蘭烈士堅定信念、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精神,在新時代又一次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
圖為圣堯小學學生向鏡頭展示紅領巾。(周楨 攝)
兒童作為祖國的花朵,是中國的未來所在。同學們在了解中國少年先鋒隊旗、紅領巾的象征意義后,都不由得為能夠成為一名少先隊員而感到自豪。一些同學光榮地舉起他們神圣的紅領巾,因為他們知道,它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他們作為少先隊員的標志,戴上紅領巾,便意味著他們自己要學習先輩的精神,繼承革命事業!
圖為圣堯小學學生認真繪畫。(潘雪 攝)
訴說自身感悟之余,同學們還拿起畫筆,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了對劉胡蘭烈士的敬仰和內心所感。從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支教團的老師感受到了“劉胡蘭精神”的與時俱進,從革命年代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已演變為主動擔當作為、勇于奉獻的新時代精神。
主題課程學習后,我們進行了課后采訪。同學們表示本次童心向黨主題課對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主題課學習,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責任與擔當,更加清楚的了解中國少年先鋒隊旗,紅領巾等一系列物件除了象征身份外的重要意義。“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那些革命先烈面對比我們困難那么多的環境,都能勇敢面對,克服困難,無私奉獻自己的生命。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一定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孩子們鏗鏘有力的聲音感染著周圍的每一位聽眾。
圖為“文房四寶”主題課課堂。(張沫言 攝)
在講授黨史之余,為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文化自信,2023年7月18日,支教團的老師們給學生們帶來了不同的“傳統文化”主題課。以傳統文化為軸,走近文房四寶,鑒賞國畫的清新淡雅,聆聽傳統文化故事,體會剪紙栩栩如生的魅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兩節有意義的主題課,河海大學“追光”赴安徽渦陽支教團的成員們希望在與圣堯小學學生們的交流與互動中,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同時以這種互動的方式,教學相長,促進支教團成員自己對黨史以及傳統文化的認知、理解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