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青年強調說。在這個假期中,資環學子赴周至縣開展獼猴桃產業調研服務活動,以青春力量助力農業振興。
這支由資環學院202班王祉鐸帶領的隊伍,通過走入周至周一村和眉縣三星村內,針對獼猴桃產業施肥過量、土壤酸化、病蟲害頻發的問題進行走訪調研,并助力電商產業發展。
周至、眉縣等地地處秦嶺北麓,氣候適宜,土壤透水透氣性好,適宜發展獼猴桃產業。目前,陜西秦嶺北麓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獼猴桃種植基地,出口量連年生長,目前,獼猴桃種植也已經成為當地住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該地區主要種植翠香、徐香、秦美、海沃德等品種,產品普遍在10-11月大量成熟上市,在各地深受喜愛。
然而,在秦嶺北麓的獼猴桃生產種植中,存在普遍的施肥過量的問題,這類問題一方面導致了生產成本的增加,利潤的減少,同時,過量施肥導致了土壤酸化也使得 土壤微生物含量驟減,作物根系正常受脅迫,也導致了果園病蟲害頻發、部分作物品質下降等問題,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獼猴桃產業作為周至縣眉縣的支柱產業,在幫助農戶脫貧致富立下了赫赫戰功。通過調研發現,村中施肥過量的情況比預想的要好,但仍然問題存在,且三星村的現象更加突出。同學們走訪得知,由于獼猴桃每年的產量和品質關乎到自家的全部經濟收入,農戶不敢容得半點疏忽,所以在肥料的施用上難以接受減量施肥、合理施肥的建議;同時,村民受限于知識水平,不了解作物吸收養分的規律和報酬遞減的概念,對施肥過量導致的土壤酸化和病蟲害問題認識淺薄,這都對合理施肥的概念的灌輸形成了較大阻力。
同時為了幫助村民們更好地實現創收,團隊積極思考電商對于產品銷售的作用,充分利用團隊成員在視頻拍攝、剪輯等方面的優勢,教授農戶短視頻制作與直播的技巧,讓電商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的動力。
對于同學們針對每戶村民們獼猴桃的施肥情況,分發村級調研問卷;分發田塊、農戶尺度調研問卷,發揮自身專業能力,根據評估與測算結果給出相應的種植、施肥建議等舉措,村民們給予了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認可。
在此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同學們體會到,重視實踐、深入農村、改變村民對種養獼猴桃過量施肥的觀念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任重道遠的。
實踐隊伍的同學們表示:“在實習中,領悟到了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光有課本的理論知識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而作為農業大學的學生,必須要深入農村,立足實踐,將真正的實踐和課本的理論結合起來才可以將知識活靈活現的印刻在頭腦里。”
經歷這次深入周至眉縣獼猴桃產業的調研服務,小組成員們也對獼猴桃產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購買者轉變,體會了獼猴桃種養者和售賣者的角色。在調研時,村民也吐露出了近兩年旱澇頻繁、凍害發生對獼猴桃產量影響的無奈,我們作為新型農業人才,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減輕農民負擔和農業風險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必須腳踏實地,深耕于農業發展,用自身的努力為祖國的農業發展和建設添磚加瓦。
農業生產是復雜的、是辛苦的,也是蘊含著極大的科學道理的,還有很多的問題等著我們去探索,我們必將不負青春、不負學校栽培,合力為祖國農業書寫一幅美好的篇章。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扎根基層服務,注重鄉村健康
- 為提高群眾健康意識,進一步把醫學急救科普知識帶進鄉鎮和社區,以“醫”助力鄉村振興,西安培華學院南丁格爾志愿者服務隊以“愛駐夕陽
-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