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暑假社會實踐——探金溝官莊 憶青年故事
臨沂7月1日電(通訊員 萬雨潔)1946年,為了同民主青年聯合會配合起來,團結全國廣大青年,為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斗爭,根據黨中央建議,山東省第一個團支部在金溝官莊正式成立了。為了學習黨的精神,明確團的意義和團的性質、任務與黨的關系,執行大學生實踐計劃,在7月1日建黨節這一天,曲阜師范大學尋跡探憶筑夢實踐隊隊員通過參觀學習金溝官莊團支部舊址進行實踐。
金鉤官莊位于莒南西部,是抗戰初期解放的老根據地村莊之一,有著扎實的群眾基礎。該村是山東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支部的誕生地,先后獲得省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省級美麗鄉村、省級衛生村、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進入金溝官莊,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的房屋上繪畫著的圖畫,那些圖畫鮮艷易懂,用活潑的色彩描繪出革命事件,生動的表達了金溝官莊人想要傳承革命精神的強烈愿景。
在村落的中央位置,紀念碑豎立在那里,在房屋和藍天的襯托之下,它顯得更加的莊嚴肅穆。紀念碑由主碑和側碑兩部分組成,整個紀念碑的整體造型像一個山東的“山”字,中間主碑像一個阿拉伯數字“1”,象征著山東第一的意思,標志著這里是山東省第一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支部的誕生地。紀念碑的后面是展館,記錄著曾經在這發生的一切,見證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
隨后,實踐人員前往了青年團支部舊址,小小的房子帶著歲月的痕跡,跨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站在那小小的木門前,仿佛能夠看見先輩們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商議事情的情景。在那些日子里,青年們積極投身工作,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他們不畏艱難困苦,將青春熱血灑在屬于他們的戰場上,他們用自己的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幸福之花。
在青年團支部舊址旁,有一個農家小院吸引了實踐人員的注意,院子內干凈整潔,種著各類蔬菜,地面也干干凈凈沒有垃圾。推開小小的木門,一位老奶奶正在菜園中勞作。實踐人員向老奶奶說明我們是來參觀青年團支部舊址的情況,老奶奶聽了對我們很是熱情,她邀請我們到屋中坐坐,喝口水涼快涼快,還打開了電視機讓我們觀看。
在接下來的聊天中,實踐人員對這位老奶奶產生了極高的敬意。原來,這位老奶奶已經94歲了,是一名建國前的老黨員,她十八歲時就已經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這么多年來一直遵循黨的領導,為村中的事業盡心盡力。在黨的領導下,在紅色精神的傳承下,金溝官莊村以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把青年人才、在外打工人員和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到黨旗下,把更多的優秀的青年吸納到黨的隊伍中。
時代使命,青年傳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積極地投身到事業中。如今社會不斷發展,文化多元、科技多元、經濟多元,青年人的前途一片大好,身為新時代青年,應當努力奮進、勇于拼搏、全面發展、團結一致,要深刻理解紅色精神的內涵,將過去的記憶化作當下前進的力量,指引青年前行。新時代青年要繼承、發揚紅色精神,用心中的火種點燃時代的火炬,激勵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繼續奮斗。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與淮劇文化的碰撞
- 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戲曲文化,聯系到著名淮劇演員邢娜老師,并與她進行交流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