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協同觀測,讓大氣污染"無處遁形"--參觀連云港生態環境局
七月三日上午九點,我院"科技賦能、協同觀測,讓大氣污染無處遁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連云港市環境監測局參觀學習。這次活動旨在了解環境監測單位如何實時監測PM2.5并了解遙感技術在大氣監測工作中的作用和前景,讓我們深度學習了遙感技術在監測PM2.5方面的應用。
首先,我們來到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我們采訪了熟悉用遙感觀測技術監測PM2.5的主任,之后由環境監測局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他們平時在連云港市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上使用的中的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等系統,該系統采用圖像和數據結合的形式直觀形象的體現了大氣中污染物的分布和變化趨勢。相關負責人回答了隊員準備的問題并向隊員們介紹了遙感技術與地面觀測站如何相輔相成在PM2.5監測中發揮作用。同時監測站工作人員向隊員們介紹了“連云港大氣管理綜合平臺”,展示了在平時工作中收集的環境數據。通過該平臺,我們收集了PM2.5數據、污染排放數據、氣象與地形數據,以及其他污染相關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輔助數據等相關數據。最后,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進入大氣污染綜合觀測實驗中心等主要監測地點進行參觀學習, 了解各種儀器的監測項目和監測方法,提升了我們的知識水平。大大拓寬了同學們的相關知識面,為接下來的社會實踐內容提供了理論支撐,更好的完成后續內容。
由此次參觀我們了解到了環境監測局,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如無人機遙感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等,提高了大氣污染監測的準確性和效率,科技的應用使監測工作更加智能化和精細化,可以全方面掌握大氣污染的情況,為制定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后期研究做準備。在訪談過程中,同學們認識到此前發的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大眾對空氣質量并不是很關心,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近年來國家在大氣治理方面的相關政策,使得空氣質量得以提高,在此感謝環境監測局相關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與付出!相信未來在社會各界的協同努力下,可以營造出更加持久蔚藍的天空。
作者:江蘇海洋大學海測院學生會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