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系獼園,探尋現代農業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七月伏暑,烈陽炎炎,為了更好的調研鄉村現代農業發展情況,綠色農業生態建設水平,7月16日,我隨同安徽農業大學所向披“獼”實踐團奔赴合肥市肥西縣獼猴桃園進行調研。
從合肥市區出發,一路向肥西縣前進,車窗外景色變換,從高樓大廈過渡到低矮平房。不同于我對鄉村的傳統且刻板的印象,沒有泥濘的道路,破敗的街道,相反一路上車程平坦,道路廣闊,房屋整齊排列。夕陽西下,三兩農民頭戴斗笠,俯身在水田里揮動鐮刀,暈染的紅霞將他們臉龐襯的黝黑,手中的谷穗是農民辛勤汗水的結晶和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沿途景色以及勤勞奮斗的農民,一切是這么生意盎然、生機勃勃,不禁讓我對在當地的獼猴桃果園及其相關產業發展更加充滿期待。
在實地下鄉之前,我們曾討論策劃過無數次,探討怎樣知悉種植戶們的需求,如何擴大宣傳力與影響力、讓更多人加入鄉村產業振興這一時代浪潮。當我們實地走訪肥西縣獼猴桃園后,我意識到此次社會實踐不只是一次基層調研活動,更是我們青年大學生的學習之旅。
在滾滾奔流的歷史長河中,實踐是一首永遠沒有休止符的進行曲,它賦予社會進步的力量,無論是個人的進步還是國家的昌盛,都離不開實踐。偉大的作家巴爾扎克曾說過:“一個國家的進步取決于探索,我們要勤奮,要探索,要去實踐,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于此。”
我們不斷走訪試驗站和示范基地,詢問當地生產技術人員以及勞作農民,同當地合作社、科技工作者、種植農戶開展科技研討會。一位頭戴蓑帽的阿姨熱情地招呼我們,她粗糙的皮膚與手上凸起的青筋無不說明著經年勞作的辛苦,但是她的笑容溫暖如夏日陽光,笑起來眼里便閃爍著親切、和藹的光。了解我們的來意后,阿姨認真地描述了現在獼猴桃的售賣情況。據她所講,近年來收入顯著,銷售商、代理商的經營效益較好,新一輪的獼猴桃種植熱潮又在許多地方興起,尤其是一些工商企業介入生產領域,其規模化,產業化的運作模式將促使今后獼猴桃產業規模更快擴大,市場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而他們種植園與鴨場進行互利合作,在提高獼猴桃質量的同時,保障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我們經常能看到新聞上的農業創新發展,而這次的實踐讓我們對農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我們感受到大部分農業生態環境雖然仍有不完善之處,但農戶對資源循環方面的重視逐漸提升、綠色環保意識增強。當然,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有責任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助力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助推農村農業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守護好土地的基礎上展現出更多的農業價值,更好的實現鄉村農業現代化。
在道別之前,我們在獼猴桃生產基地前合影留念。站在這里極目之內具是綿延不斷的大棚,大棚之下是青綠色、生機盎然的果園,它是水果店的供應源,是這里每一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種植戶的財富之源,亦是肥西縣鄉村綠色發展之源。自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便是我們堅信的正確道路。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更是要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現在我正在將這一切詳盡地記錄下來,以供更多地青年人了解現代農業,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通訊員 馬宇萌 李琳娜)
作者:馬宇萌 李琳娜 來源:原創